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剖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二) 元代文学 主讲:徐希平绪论元代社会历史特点:一、版图辽阔,促进南北各民族文化东西方各地区文化交流。2、元朝统治者残酷实行阶级与民族压迫,政治极为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民族矛盾: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阶级矛盾:“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倡、九儒、十丐”(谢枋得《叠山集》)。3、思想文化方面,杂糅传统思想与各种宗教来统治人民,同时又带有游牧部族的固有特性。二、元代文学特点1、代表了新的趋势,即文学对象的下移;白话文学大发展;叙事文学大发展。2、文学的价值发生改变,功利性、娱乐性增强。3、各体文学样式并进,成绩最突出的是“元曲”。元曲定义:广义指散曲和杂剧;狭义专指杂剧。第一章:杂剧的兴起与繁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一次高度评价元曲此前有元末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明?臧懋循《元曲选》等同样如此。大多正统评论者鄙视之,视为诲淫诲盗。王国维曰: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录,后世硕儒皆鄙弃不复道,而为此学者大率不学之徒,即有一二学子以余力及此亦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者,遂使一代文献郁湮沈晦者且数百年,愚甚惑焉。第一节:中国戏曲的孕育和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周秦歌舞和俳优——两汉百戏角抵——唐代歌舞戏和参军戏——宋金杂剧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原因(一)、元杂剧是元代都市畸形发展的产物(二)、蒙古贵族对歌舞戏曲的喜爱也促成之(三)、元代知识分子的遭遇是大批杂剧作家涌现、促进繁荣的直接原因。知识分子无处仕进和不屑仕进1237——1314废除科举,仁宗延佑二年(1315)才恢复。朱经《青楼集序》: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庸俗易之,用世者嗤之。明?胡侍《真珠船》: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第三节:元杂剧的体制一、结构:一本四折,个别有五折、六折、折,既是故事情节的自然段落,又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折的乐曲相当于散曲的一套。另有楔子尾部有题目和正名:如:后嫁婆婆忒心偏,守志烈女意自坚汤风冒雪没头鬼,感天动地窦娥怨范天章政府差官 包待制陈州粜米二、脚色约可分为三类:末: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此外有副末、冲末、小末、大、二、三末、外末、末泥。旦:女角:正旦、副旦、外旦(第二主角)、贴旦、小旦、花旦(妓女)色旦、搽旦(打浑)老旦、魂旦一人主唱决定为旦本戏或末本戏净:刚强狞猛者杂角如孤、细酸、卜儿、徕儿等三、演出唱、科、白三部分唱:代言体方式由主角唱,可抒情、叙事、议论描写。主角并不限定某一具体人物,可以分别扮演不同人物,如《单刀会》中正末第一折扮乔公、二折扮司马徽、三四折扮关羽。白:说白、宾白;有对白独白旁白等。科:又叫科介,包括演员表演情态戏剧动作等舞台提示一是做工,重在表情动作;如“做悲科”、 “拔斧砍旗科”、做叹科、把盏科、做寻思科、做意科;二是武工此外还有歌舞、后台效果,如雁叫科、“内做风科”等。四、乐曲杂剧曲子采用联套形式,将几个不同宫调的套曲联为一体,一个套曲即相当于散曲的一个套数,由宫调相同的几只或十几支曲子连缀而成。元代杂剧用的北曲联套,一般是每本戏四折,四个套曲,元代南戏则用南曲联套所用套曲更多。第二章:关汉卿第一节:生平一、生平多阙,名不详,汉卿其字也,号已斋叟,大都人多才多艺三、结交书会艺人,亲身参加舞台实践《元曲选序》: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录鬼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当时称高文秀为小汉卿,沈和甫为蛮子汉卿。《录鬼簿》载其剧目五十多,王国维《曲录》载六十三个。 现存十七个。第二节杂剧思想内容一、反映当时尖锐矛盾,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的公案戏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一):窦娥冤故事的演变《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所写东海孝妇(一):窦娥冤故事的演变和杂剧主题与意义《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所写东海孝妇故事《搜神记长老传》孝妇周青,已具反抗王实甫、梁进之创《于公高门》杂剧关汉卿进一步提炼,与元代现实相结合。揭示出更普遍的社会意义悲剧两大原因一是间接原因:高利贷二是直接原因:贪官污吏、恶霸横行窦娥的艺术形象两方面性格:鲁斋郎宋代背景影射元代,情节将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闪现进步的民主思想光辉。蝴蝶梦故事情节感人。二、描写妇女生活的风情喜剧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调风月》、《拜月亭》此外还有《谢天香》、《金线池》等。女主人公或机智勇敢,或执着追求爱情三、歌颂英雄人物的历史剧《单刀会》此外还有《西蜀梦》等。第三节:艺术成就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高度结合。二、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并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展示内心矛盾与性格特征三、舞台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