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动生理名词解释
绪论
1.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
2.兴奋性:一切活的组织或细胞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产生动作电位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3.神经调节: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4.体液调节:某些细胞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借助于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引起这些器官组织的某些特殊的反应,其途径包括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5.自身调节: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幅度小,灵敏度低
第一章 细胞的生理功能
1.被动转运: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的放在一起时,溶质分子会顺着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的放在一起时,溶质分子会顺着电化学梯度(浓度差梯度和电位差梯度)产生的净流动叫被动转运。
2.主动转运: 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电化学梯度由膜一侧移向另一侧的过程。
3.单纯扩散:溶质分子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属于被动转运、不耗能。
4.易化扩散:不溶或微溶于脂质的物质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协助下顺电化学梯度或是浓度梯度跨膜方式
5.原发性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过程中所需能量由 ATP 直接提供。
6.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联合转运。eg: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液中(或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小管液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7. 出胞:细胞分泌、递质释放及胞内大分子物质或颗粒通过细胞膜排出体外。如激素、酶和蛋白质等。
8.入胞: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细胞碎片等)借助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包括吞噬、胞饮、受体介导式入胞
9. 受体介导式入胞:被转运物质与膜表面的特殊受体蛋白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入胞现象。
10.跨膜信号转导: 各种能量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靶细胞时,并不需要进入细胞内直接影响靶细胞内的过程,而是通过引起细胞膜特异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信息传递到膜内。
11. G蛋白偶联受体:为7次跨膜蛋白,受体胞外结构域识别胞外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胞内结构域与G蛋白耦联。
12. 刺激(stimulation)与反应(response):引起机体细胞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称为刺激;物理、化学、机械刺激;由刺激而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
13.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外加刺激能使细胞膜上的Na+通透性突然增大并引发AP时的临界膜电位值,大约比正常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14.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能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外加刺激强度。
15.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只能引起膜Na+通道少量开放,在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去极化反应。其强度较弱,且很快被外流的K+所抵消,不能引起再生性循环而发展成真正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16.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纤维受到刺激时,AP在邻近刺激点的朗飞结间传播。比无髓纤维传导速度 快得多而且由于跳跃式传导,是一种节能的传导方式。
17.神经-肌肉接头结构:运动神经末梢在支配肌纤维前先失去髓鞘,以裸露轴突末梢嵌入到肌肉细胞膜凹陷中,两者间有间隙。
18.运动单位:同一根轴突的全部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
19.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由粗肌丝、细肌丝以及作为收缩蛋白附着点,维持粗、细肌丝精确几何位置的细胞骨架构成。
20.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长度不变时肌肉进行的收缩。
21.等张收缩(isotornic contraction):张力不变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
22.单收缩(single contraction):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
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出现一次机械收缩过程。
23. 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每次新的收缩出现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在描记曲线上形成锯齿形,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刺激频率继续增加,曲线变得平滑,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此时的最低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性递质使通道开放,Ca2+或Na+流入,突触后膜去极化,使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性升高。这种去极化电位变化叫做EPSP
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递质使通道开放,K+流出或Cl-流入,突触后膜超极化,使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这种超极化电位变化叫做IPSP
3.神经递质:由神经元合成并经其末梢释放后扩散到突触后膜上,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系列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语的音读和训读.pdf
- 会计基础总复习资料(含答案).doc
- 基础计算分析题目(表格题目).doc
-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会计基础模拟试题1.doc
-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会计基础模拟试题2.doc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会计基础.doc
- 第八章权利和义务.ppt
- 第二章法理学概述.ppt
-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ppt
- 2000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冬令营)理论试题及解答.pdf
- 省勘察单位成果发布改-2010测量机器人演示.pdf
- effect of age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and cerebral activation after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functional mr imaging study龄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工作记忆表现大脑激活影响.pdf
- 一节语法焦点棍子依靠拒绝教学课件grammar focus.pdf
- 人教版七级上册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section 2e课件.pptx
- 案例综合申注释.pdf
- 人教版七级下册unit 10id like some noodles section 2c课件共.pdf
- 6 plugpull out adt no power historyk 6插头无电历史记录.pptx
- 项目管理部国外安全中冶提供602.pdf
- 操作系统进程间通信.pdf
- 患有患者先前修复急性型主动脉夹层1591-s2 mai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