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SL-0002S-2019黄山名优绿茶适制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规程.pdf

Q_SL-0002S-2019黄山名优绿茶适制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 徽 省 企 业 标 准 企标:Q/SL-0002S-2019 黄山名优绿茶适制无性系良种 栽培技术规程 2019-09-27日发布 2019-09-27日实施 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发布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编写要求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烨军、廖万有、王光熙、苏有健、张永利、何保生 2 黄山名优绿茶适制无性系良种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黄山茶区名优绿茶适制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制茶树品种的选择、茶园 垦建、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NY5199-2002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GB l1767—89 《种子和苗木标准》 NY/T5197—2002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3 定义 黄山名优绿茶适制良种:黄山名优绿茶因其外形和独特的内质,决定了适制茶树品种一般为中小叶 种,叶色嫩绿,内含物中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并富含绿茶的芳香物质。 4 适制茶树品种选择 黄山毛峰茶适制茶树品种主要为黄山大叶种等当地有性系群体种,以及在当地群体种基础上选育的 无性系后代;部分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如翠峰、凫早2 号等。 松萝茶适制茶树品种主要有松萝种等当地有性系群体种,以及在当地群体种基础上选育的无性系后 代;部分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如舒茶早、农抗早等。 所选品种应符合 《种子和苗木标准》(GB l1767—89)。 5 茶园规划与建设 5.1 总体思想 根据地形地势和自然资源,保护和促进茶园土壤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增进茶园自身抗逆能 力与生态系统相对平衡,在提升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和水土肥保持的同时,发挥适制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 促进茶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3 5.2 园地选择 按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 5199-2002)和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 5197—2002)的要 2 求进行选择。本着集中连片原则,茶园种植面积一般大于3hm 以上。 5.2.1 山地茶园 宜选择坡度在5~25°之间的山地或丘陵。要求:土壤厚度60-80cm 以上、质地疏松肥沃, 呈酸性或微酸性(PH4.5~5.5)的红壤土、赤红壤土或黄壤土。 5.2.2 平地茶园 宜选择坡度在5°以内地势较为平坦,或高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要求:排灌方便,地下 水位低于80-100cm,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良好,符合茶园建设需求的旱地。 5.2.3 生态区域 对坡度大于25°,土壤深度小于60 cm,以及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对 于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隔离林带。 5.3 园区划分与沟渠建设 为了方便园区作业和运输,一般利用路网系统和排灌系统对茶园进行区域划分。 5.3.1 平地茶园 园区的道路系统由主干道 (汽车通道)、支干道 (拖拉机通道)、步道和环园道组成。 主干道,对内是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