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常用化疗药; 细胞毒 烷化剂;抗 代 谢 类; 抗 肿 瘤 抗 生 素; 植 物 类; 激 素 类; 植 物 类; 分 子 靶 向; 抗 信 号 转 导;与化疗有关的药物;;;;特 殊 应 用;;速度限制;速度限制;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发泡性化疗药物 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NH2、蓖环类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
刺激性化疗药物 可引起红、肿、热、痛、硬,色素沉着,静脉呈条索状,如5-Fu、DDP、MTX、PTX等。
无刺激性化疗药物 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CTX、BLM等。
;一旦发现药物有外渗 立即停止给药 注射器回抽药物,通知医生 据药物性质注入解毒药
早期72小时内,参照各药物类型外渗处理要求时行外敷或用解毒剂,如局部用75%酒精湿敷,或外涂DXM软膏,并间断冰敷12-24小时。
可用1%~3%普鲁卡因或加DXM5~10mg溶于生理盐水经受累静脉注入,或用透明质酸、利多卡因1~2ml在疼痛处或肿胀区域外缘做多点环形注射。;外 渗 的 处 理; 氮芥 10%硫代硫酸钠4ml与无菌注射用水6ml混合,局部静注5-6ml,外渗部位作多处皮下注射;数小时重复。并冰敷6-12h.解毒机制:加速烷基化。 丝裂霉素 方法同上。另维生素C1ml局部静注。亦有相关报道vitB6局部注射。解毒机制:直接灭活。 阿霉素 (1)50-200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局部静注,1%氢化可的松霜外敷;(2)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外渗部位多处皮下注射。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损区域;局部明显肿胀者可用硫酸镁湿敷以消除肿胀;如已发生溃疡或水疱应进行外科处理;解毒机制:减少炎症。; 柔红霉素 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外渗部位多处皮下注射。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损区域;局部明显肿胀者可用硫酸镁湿敷以消除肿胀;如已发生溃疡或水疱应进行外科处理;解毒机制:减少药物与DNA结合,减少炎症。
放线菌素D 方法同丝裂霉素。解毒机制:减少药物与DNA结合。 卡氮芥 8.4%碳酸氢钠5ml局部静注。解毒机制:化学灭活。; 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鬼臼乙叉甙 8.4%碳酸氢钠5ml或透明质酸酶300U加生理盐水1-6ml每隔数小时在外渗部位皮下多处注射,并采用热敷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热敷15-20分钟并抬高患肢。不宜冷敷。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解毒机制:化学沉淀;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 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大量、反复冲洗,情况紧急可用自来水代替,局部皮肤涂氢化可的松乳剂,再加以冰袋冷敷;用氯霉素眼液滴眼。; 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正面吸湿、反面防渗漏的垫子吸附药液,药粉逸出则用潮湿纱布或有吸附性纱布擦拭,防止药粉飞扬;局部用清水反复冲洗擦拭3次,再用75%酒精擦拭。尤其是阿霉素有亲组织性24小时之后,仍可能在局部残留。 ; 职业危害定义
; 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分为:
机械性损伤
物理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
生物性损伤
心理性损伤;机械性损伤:针刺伤、锐器伤。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道:
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即针刺
伤发生率80%,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每年因血源传播性疾病造成医护人员死亡
人数超过几百人。
;物理性损伤:负重伤。
医护人员脊柱、关节伤的报道屡见不鲜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重
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
芬兰报道,护士下背部疼痛占79%,助产
士占85%。护士站立时间过长,下肢静脉曲张
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
;化学性损伤:
指医务人员在消毒、洗手、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物及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
药物:指肿瘤药物、麻醉废气等
挥发性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等
医疗废弃物:水银和PVC产品、橡胶
清洁剂
;生物性损伤:
指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有HIV
HBV
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伦理》课件 第十二讲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pptx VIP
- 公司员工考勤表.doc VIP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国家的儿子》课件.pptx VIP
- 2025年4月自考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含评分参考.docx VIP
-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精品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df VIP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pptx VIP
-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经) 学堂在线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习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技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