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SCCYJT025-2017丽蚜小蜂繁育、贮藏及其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pdf

Q_SCCYJT025-2017丽蚜小蜂繁育、贮藏及其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SCCYJT025-2017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潍坊科技学院和山东 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帆、王甦、赵静、胡永军、代惠洁 Q/SCCYJT025-2017 丽蚜小蜂繁育、贮藏及其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防治用丽蚜小蜂规模化繁育方法、贮藏和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番茄植株上温室白粉虱若虫为活体寄主的丽蚜小蜂规模化繁育。 2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蜂种 从自然界采集或人工繁育的优质丽蚜小蜂。 2.2 寄主 温室白粉虱3-4 龄若虫。 2.3接蜂 是指将丽蚜小蜂引入带有3-4 龄温室白粉虱若虫的番茄植株上进行寄生。 2.4 产卵寄生 雌蜂探测到适宜的部位用产卵管刺入寄主若虫体内进行产卵的过程。 2.5 发育 丽蚜小蜂将卵产到温室白粉虱若虫体内,历经幼虫、预蛹、蛹、成蜂的发育过程。 2.6 寄生率 指被寄生的温室白粉虱若虫 (黑蛹)占调查总寄主的比例。 2.7 羽化破壳率 指有羽化孔的中间寄主卵占调查总接蜂卵的比例。 2.8 生殖力 指羽化出壳的雌蜂繁衍后代能力。 2.9 可育率 通过对新生雌蜂进行可育力检测,得出的具有产卵能力的个体占供测定雌蜂的比例。 2.10 平均单雌产卵量 在适宜条件下 (一般为25℃、RH.60~70%),以温室白粉虱若虫为寄主检测新生雌蜂 的单雌产卵量。 Q/SCCYJT025-2017 2.11 性比 指丽蚜小蜂雌成蜂 (♀)与雄成蜂 (♂)的比例。 2.12 成蜂寿命 指成蜂在适宜条件下 (一般为25℃、RH.60~70%),从羽化到死亡的时间。 2.13 畸形蜂 指无翅蜂等非正常的成蜂。 2.14 蜂卡 丽蚜小蜂产卵寄生后的黑蛹粘成的蜂卡。 3 丽蚜小蜂的繁育和贮藏 3.1种蜂采集和贮存 3.1.1蜂种采集 蜂种采自温室白粉虱若虫内寄生的丽蚜小蜂,要求在不同寄主植物和不同生态条件下 广泛采集。 3.1.2 蜂种提纯和优选 将采回的丽蚜小蜂置于适宜条件下 (25℃、RH.60~70%)发育,羽化出蜂后,转接 到烟粉虱若虫体内,然后通过对寄生率、羽化出蜂率、繁殖力、性比、贮存特性和对目标 害虫卵的搜索能力检测试验,选择优势蜂种。 3.1.3 蜂种贮存 优势蜂种确定后经过一代繁殖,当发育到初蛹期,置于10℃、RH .50~60%左右的低 温条件下储藏。此阶段要经常检查,务必保证库内温、湿度稳定,防止蜂卡发霉、变质。 3.2 寄主温室白粉虱若虫的繁殖 此阶段主要包括三项技术要点:一是寄主植物栽培,二是活体昆虫寄主的繁殖。 3.2.1 寄主植物的栽培 在温室或网室内,按常规栽培方法,播种、移苗和定植番茄,当苗长到35 天 (5 片 真叶时),将其单株定植于25厘米的花盆内,45 天 (7-8片真叶)时,即可接种粉虱。 3.2.2 粉虱的接种 3.2.2.1粉虱虫源的准备 Q/SCCYJT025-2017 在开始繁蜂前3周,将7-8 片真叶的的清洁番茄苗放入温度25-27℃,相对湿度60-70% 的条件下,每株接种粉虱成虫200-300 头,当子代粉虱成虫大量羽化时备用。 3.2.2.2 粉虱的接种产卵 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按1:4 的比例接种粉虱24-36 小时,期 间,需经常摇动作为虫源的植株,同时也轻轻晃动新苗4-5 次,使其产卵均匀。一般叶背 面每平方厘米有卵35粒以上时,即可结束接种。摇动植株,赶走大量粉虱成虫后,将其 中的9/10盆搬出室外。留下1/10盆植株,用于更换作为虫源的老植株,每周更换,3周换 完。更换时将老植株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