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操作的规范流程
针刺流程
1、确定体位:
(1)仰卧位:适合前身部的腧穴
(2 )俯卧位:适合后身部的腧穴
(3 )侧卧位:适合侧身部的腧穴
(4 )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颈、胸、四肢的部分腧穴。
(5 )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颊、耳、颈侧、上肢的部分腧穴。
(6 )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顶、后头、项、肩、背、上肢的部分腧穴。
对活动障碍者,应根据患者本身的体位,选取便于取穴的体位;对初诊、精
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者,最好选取仰卧位,以防晕针;选穴处方时便要考
虑到体位,尽可能采用一种体位进行取穴针刺。
2、定点、定穴:根据骨度分寸法等,用手揣摸按压欲针之处,确定穴位,
必要时用皮尺或橡皮筋根据骨度分寸法按比例定位选穴, 之后以指甲在穴位中心
掐成“十”字定位,或用记号笔划小“十”字。
3、消毒:针具器械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
医者手指消毒: 针刺前, 用肥皂水将手指洗干净, 再用 75%乙醇棉球擦拭后,
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
针刺部位消毒: 施术部位以碘伏棉签在所选腧穴部位处由中心点向外顺时针
绕圈消毒,直径约 3.5cm。
4、针具选择:按照不同施术部位选择相应针具,基本要求是针刺入体内后
针根露在体外 1-- 2cm 左右为宜。
5、进针:针刺时,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
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左手辅助进针。刺手与压手应协同操作,紧密配合。
力争微痛或无痛刺入。
6、针刺的角度 主要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局部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确定
的。一般可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 3 种。
(1)直刺:将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
穴。
(2 )斜刺:将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左右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或者
内有脏器的腧穴。
(3 )平刺:是将针与皮肤呈 15°左右或者沿着皮肤以更小角度刺入 , 又称横
刺、沿皮刺。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7 、行针: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的操作方式的变化组合来达到不同的目的,
同时要结合患者的感受选择应用不同的强度。
8 、留针:按照具体治疗需要,选择相应留针时间。一般体针的留针时间大
概在 30-40min 之间,头皮针留针时间可稍长,一般 6 小时左右。同时可间歇行
针,注意向患者交代留针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施术部位。
9 、出针:出针前要稍捻转针柄,待针下轻松滑利时方可出针。出针时,
按照 “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的顺序进行, 左手持一消毒棉球按压穴位, 右手拇、
食指持针柄,捻针退出皮肤,动作要轻柔。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尤其是面部和头部等易出血的部位,应按压较长时间。
针刺注意事项 :应将针灸操作过程中的消毒棉球和废用针具放置在医用垃
圾袋里,避免乱扔乱放。
1. 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
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2. 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
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 三阴交、 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 月经期间,
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3. 小儿囱门未闭时, 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 不宜留针。
4. 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 ;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
针刺。
5.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 防止刺伤重要脏器。
(1) 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
间留针 , 支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2)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
六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尤其对肺气肿患者,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