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哲理故事范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作哲理故事范文 3、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7、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 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21、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么?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 是否只有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优点)? 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23、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 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 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 「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请求再有一条腿吗?」 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 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请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请求祂帮助我,教我 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默想〕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 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 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24、 在十七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战争, 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 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 突然听到哀啍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人, 正双眼看着他的水壶。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麦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 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长茅刺向他,幸好偏了一边,只伤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 丹麦士兵说:「我原来要整壶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国王知道了, 特别召见这个丹麦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 他轻松的回答:「我不想杀受伤的人。」 〔默想〕 这个故事看到人性的一面,在别人忘恩负义之后,仍有饶恕的心, 25、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26、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

文档评论(0)

189****603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223524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