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专业.专注. 6教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 2.1需求与分析 (1)需求:布线要美观,能抗干扰。 分析:我们全部采用暗装布线,干扰强烈的地方全部采用屏蔽双绞线。 (2)需求:未来升级扩展容易。 分析:我们的设备插槽和信息点布置方面预留了充足的扩展空间,未来升级扩展非常方便。 (3)需求:每间教室信息点要连接到桌面。 分析:我们在多媒体教室的信息点模块采用桌面型模块,能保证每张桌子都能连接。 (4)需求:信息点分布和点数 一楼 二楼 三楼 四楼 五楼 六楼 六教数据点+语音点分布统计 楼层 序号 1F 2F 3F 4F 5F 6F 01房 1 2+1 1 2+1 1 1 02房 1 1+1 1 2+1 1 1 03房 1 1+1 1 1 1 1 04房 1 1+1 1 1 1 1 05房 1+1 1+1 1 1 2+1 1 06房 1+1 2+1 1 1 1 1 07房 1 1 1 1 1 1 08房 1+1 1 1 2+1 1 1 09房 1+1 1 1 2+1 1 1 10房 1+1 2+1 1+1 1+1 1 1 11房 1 1+1 1+1 2+1 1 1 12房 1 1 1+1 1 1 1 13房 1+1 1 1+1 1 1 1 14房 1 1 1+1 1 1 1 15房 1 2+1 1+1 1 1 1 16房 1+1 1+1 2+1 1 1 17房 1+1 1+1 18房 1+1 1+1 19房 1+1 1 20房 1 21房 1 22房 1 23房 1+1 24房 1+1 25房 1+1 26房 1 27房 1 28房 1 29房 1 数据合计 15 23 29 18 17 16 语音合计 6 13 12 7 1 0 2.2 设计原则 (1)先进性:在兼顾技术、资金、性能的条件下,采用最先进的产品,使综合布线系统及网络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并且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先进性。 (2)开放性:系统能够支持多个厂家的网络设备和系统,从而形成开放的网络环境。 (3)可靠性:布线系统水平链路完全采用增强型6类产品。保证信道传输性能可靠,并达到设计目标。选用的产品在设计制造时的要求比相应的标准高,更增强了其可靠性。 (4)经济性:选用的布线产品,按照用户要求有不同的种类,都能够达到标准。我们可将其分为经济型和高档型,设计中对将来的需要进行了规划,充分考虑了方案的性价比。 (5)灵活性:每个信息点通过跳线可以成为数据或语音信息点。 (6)模块化:这也是综合布线的基本特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改变不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 三、总体设计 3.1设计依据 3.1.1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TIA/EIA 568-B 《客户建筑物电缆通用敷设要求国际标准》ISO/IEC 11801 《商业建筑电信技术高度管理标准》TIA/EIA 607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测试标准》TIA/EIA TSB6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2-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 3.1.2设计及安装规范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3.1.3环境要求 3.1.3.1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工作环境 温度:-5摄氏度 ~ 45摄氏度 相对湿度:5 ~ 85%PH 3.1.3.2 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大气环境 具有潮湿和粉尘的影响 具有受到鼠害的危险 海拔高度小于 1000 米 地震裂度为6度 3.1.4设计目标 3.1.4.1目标 1.为新建教学楼设计一套综合布线方案,将学院网络建设成为信息一体化、集中管理、业务多样的优秀校园网络; 2. 新网络结构清晰,网络层次合理数据网络需要采用分布式布线,各个配线节点通过单模光纤与中心交换机相连,形成万兆骨干、千兆骨干、桌面百兆接入、无线全院覆盖的宽带网络,网络建成后,应该实现各信息点的高速上网、能为多媒体教学科研提供一个高速承载平台,方便的网络管理、安全的认证; 3. 网络带宽大幅提升:核心层与汇聚层之间全部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