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工(高级)第一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基流 在氢火焰燃烧过程中,当没有样品组分进入检测器只有载气通过时,检测器产生的微弱电流(一般约为10-12~10-11A)称为基流。 (2)载气种类及气体流速 实验证明,使用氢焰检测器时,以氮气作载气要比用其他气体(如H2、He、Ar)作载气时的灵敏度高,因此选择氮气作载气。 (3)极化电压 极化电压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 1.氢焰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2.影响氢焰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4)电极形状和距离 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的离子化效率很低,因此要求收集极要有足够大的表面积,这样可以收集更多的正离子,提高收集效率。 1)为了避免水蒸气和样品在检测器内冷凝,要使检测器温度保持在100℃以上(常用150℃)。 2)离子室内喷嘴和收集极,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应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 3.使用氢焰检测器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1.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图1-16 电子捕获检测器产生的色谱图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1)载气纯度及流速 电子捕获检测器要求使用高纯度载气(纯度达99.99%),若载气中含微量O2和H2O等负电性物质,对检测器的灵敏度影响很大。 (2)进样量 电子捕获检测器是依据基流减小获得检测信号的,为了获得高分离度,进样量必须适当,通常希望产生的峰高不超过基流的30%。 (3)极化电压及电极间距离 当脉冲直流供电时,电子捕获检测器中正、负电极间距离以4~10mm为宜。 2.电子捕获检测器操作条件的选择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4)检测器的使用温度 检测器的使用温度受所用的放射源的最高使用温度限制,对常用的镍源使用温度低于400℃,但要高于柱温。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 (1)各种气体流速 火焰光度检测器使用的是富氢火焰,因此当载气(N2)使用的是最佳流速时,氢气的流量要大。 (2)检测器使用温度 检测器使用温度应大于100℃,以防止氢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在检测器中而增大噪声。 (3)暗电流 光电倍增管暗电流对检测器灵敏度影响很大,因而要求所用的光电倍增管暗电流要小。 1.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2.火焰光度检测器操作条件的选择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一、定性分析 (1)保留指数定义 保留指数是把物质的保留行为用紧靠近它的两个正构烷烃标准物来标定(要使这两个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时间一个在被测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之前,一个在其之后)。 1.标样对照定性 2.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3.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 图1-17 保留指数测定示意图 —正庚烷 —正辛烷 i—待测组分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 (2)保留指数的测定 要测定某一物质的保留指数,只要与相邻两正构烷烃混合在一起(或分别进行),在相同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出保留值(见图1-17)。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 二、定量分析 (1)手工测量法 1)峰高乘以半峰宽法: 当色谱峰形对称且不太窄时,可采用此法。 2)峰高乘以平均峰宽: 当峰不对称时,可采用此法。 3)峰高乘以保留时间法: 1.峰面积的测量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 第一章 气相色谱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是高级化学检验工掌握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构造、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掌握固定相的基本性质和选择固定相的原则。掌握色谱柱的制备方法,熟悉热导池和氢火焰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及定性定量的方法。 第一节 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 一、气液色谱 二、气固色谱 一、气相色谱的基本术语 1.色谱流出曲线 图1-1 色谱流出曲线 2.基线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基础知识 (1)死时间tM 从进样开始到惰性组分(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空气或甲烷)从柱中流出,呈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死时间,用tM表示。 (2)保留时间tR 从进样到出现待测组分信号极大值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以tR表示。 (3)调整保留时间tR′ 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称为调整保留时间,以tR′表示。 3.保留值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基础知识 (4)死体积VM、保留体积VR和调整保留体积VR′ 保留时间受载气流速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保留值也可以用从进样开始到出现峰(空气或甲烷峰,组分峰)极大值所流过的载气体积来表示,即用保留时间乘以载气平均流速。 (5)相对保留值ris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组分i与另一标准组分s的调整保留时间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以ris表示。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基础知识 (6)选择性因子α 相邻两组分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选择性因子,以α表示。 (1)峰高(h) 峰高指峰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