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汽车拥有量计量经济学模型设计报告.doc

私人汽车拥有量计量经济学模型设计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 年度第 学期) 名 称: 计量经济学 题 目: 私人汽车拥有量计量经济模型 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马昕 设计周数: 成 绩: 日期: 年 月 日 课程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PAGE 2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要求学生独自完成一个实证分析的完整过程,得到计量经济分析的实践训练; 1.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建立模型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设计(实验)正文 1 文献综述 汽车保有量预测是区域交通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立准确而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较为准确的对一国短期内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变化进行定量的分析与预测。文献[1]以私人汽车拥有量为因变量,国民总收入和钢材产量为自变量,建立对数模型进行预测。文献{2}采用1991-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准确而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广东省民用汽车拥有量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较为准确地对广东短期内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变化进行定量的分析与预测。文献[3]以汽车保有量为因变量,工业总产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进行预测,目前,国内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还提出了诸如灰色预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等方法,并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测效果,综合考虑,我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能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再者,人口的增加也是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原因我进行了这次关于私人汽车拥有量的计量模型研究。本文采用1989 -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给出建立以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量为因变量,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口为自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叙述了对其进行多种检验的详细过程。 2 模型设定 2.1私人汽车这种高档消费品的拥有量显然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关,引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income,并先验预期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2.2 我们预期私人汽车拥有量与人口数有关,引入城镇居民人口数people作为另一解释变量,并先验预期两者也呈正相关关系。 2.3 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口数这些指标, 我们更关心其相对数变化对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量的影响, 所以采用对数模型。 综上所述, 我们采用的模型如下: lnposs =+lnincome +lnpeople + 其中, poss=私人汽车拥有量每年增加量 possession =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 income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people = 城镇居民人口数(万人) 我们选择了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1989 年-2006 年共18 年的相关数据:见附录表1。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散点图分析见附录图1,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口确实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 利用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的估计结果见附录图2 = -46.61 + 0.572 + 4.402 se (3.729) (0.411) (0.541) t -12.499 1.392 8.1404 =0.949665 F=132.0681 VIF=3.46 由于该模型 lnincome t检验不显著,且存在多重共线和异方差,首先进行异方差修正,除以残差绝对值,估计结果见附录图3,估计方程如下: = -47.09 + 0.603 + 4.427 Se (1.037) (0.1205) (0.0699) t -45.40 5.01 63.312 =0.9999 F=2176 经检验,该方程系数检验全都显著,不存在异方差和序列相关。异方差的检验见附录图4,一阶序列相关的检验见附录图5。 三、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总结或结论 = -47.09 + 0.603 + 4.427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