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典籍文献知识系列文库——
伤伤寒寒论论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文提供中医典籍
“伤寒论”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伤伤寒寒论论
伤寒经典着作。
10卷。
东汉张机(仲景)撰。
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
作者原撰 《伤寒杂病论》,魏晋时王叔和取其中“伤
寒”(外感热病)为主要内容编次整理,名为 《伤寒
论》。
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复经校正医书局校订刊行。
现存明赵开美影宋刻 《伤寒论》(简称“宋 ”)和金成
无己 《注解伤寒论》 (简称“成 ”),尤以“宋 ”影响
更大。
宋 包括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
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
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
治》,以及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
劳复病脉证并治》等篇。
“成 ”除上述篇论外,另有 《辨脉法》、 《平脉
法》、 《伤寒例》(此三篇,多数学者认为是王叔和的
手笔)及 《辨痓(痉)湿暍脉证》(此篇亦见于 《金匮要
略》),另有“ 图解运气图”等内容。
《伤寒论》总结了东汉以前诊治伤寒等病的学术经
验,提供了辨证论治(特别是六经病的理法、辨证与治
疗)及方药配伍的基 原则。
全书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在诊断上融会
了四诊八纲,对伤寒各证型、各阶段之辨脉、审证大
法和立方、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
述。
对于治疗中的“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
消)主要体现于方剂治疗。
世称 《伤寒论》共记述397法(指较细致的理法与治
法)、113方(缺禹余粮丸原方,实为112方),方治内容
十分丰富,系作者博采前人效方、结合个人临证经验
所拟订,其中着名的经方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
汤、青龙汤、白虎汤、承气汤、栀子豉汤、柴胡汤、
四逆汤、四逆散、理中丸、乌梅丸等均为临床常用效
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仲景着作中列述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
明确,效验卓着,方剂组织严密而具有规范,后世尊
之为“经方”,誉之为“众方之祖” 。
是东汉以后方剂治疗变化和发展的基础。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及
其禁忌。
如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
并治法》、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辨不可下病脉
证并治》、 《辨可吐》、 《辨不可吐》等。
此书虽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但书中贯串的辨证论治
精神及其大经大法,于临床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意
义。
清柯韵伯 《伤寒论注》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不专为伤寒一科” 。
历代以之为各科临床必读之经典,其流传之广、影响
之大为世人所瞩目。
现有多种刊 ,国内存版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 1年)涵
芬影印汪济川校刊之成(无己) 为最早,另有赵开美影
宋刻 、 《医统正脉》徐镕校 等;日 另有康平
《伤寒论》、康治 《伤寒论》(摘编 )等。
自宋迄今,刊刻和出版之 《伤寒论》注 及研究性着
作多达700种以上;其国际影响亦较显着,除早期流传
日 、朝鲜等国外,现已译成英文。
近年来,中日学者曾多次进行 《伤寒论》的学术活
动,并不断地对此书的学术理论、治法以及方剂的剂
型、主治等进行深入研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