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 从“考古鼻祖”蓝田吕氏家族墓看宋代名门的悲与喜讲座笔记.docxVIP

张蕴 从“考古鼻祖”蓝田吕氏家族墓看宋代名门的悲与喜讲座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DDIN CNKISM.UserStyle从“考古鼻祖”蓝田吕氏家族墓看宋代名门的悲与喜 张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吕氏家族墓考古队队长 2017.11.4 位置:蓝田三里镇五里头村村北(距县城约5里) 依山面水而建 吕氏家族简介 起源 发展 北宋蓝田吕氏 吕氏起源,大禹治水时有功,封于河南卫辉一带建吕国。后世吕尚助西周夺取天下,被封于齐,吕国亦有部分人追随其前往齐地。留在吕国的人仍姓吕,至今河南卫辉仍有吕村,村中有吕公祠等,但村中已无吕姓之人,传为明朝时朱元璋杀光。 北宋时期,吕村有一人名吕通,其子分至陕西为官,后举家迁往陕西,庄园建于蓝田,祖坟亦建于此。后代亦以长安人自称。 吕大忠、吕大钧:碑林创始人 吕大防:宋哲宗朝宰相 吕大临:金石学家,著有《考古图》 考古工作程序 时间:2006年12月~2011年1月,四年时间,五个步骤 寻访调查 文献汇集 测量测绘(等高线图,东北高、西南低的斜坡状,两条灞河支流环抱墓地,形成二龙戏珠之势)(传说墓地为吕通子吕坟雪后登白鹿原望见两河之间苍翠一片,没有积雪,似二龙戏珠之势,将祖坟迁建于此。实为吕氏四兄弟等人规划设计) 考古勘探 考古发掘 工作成果 墓园结构 坐北朝南,呈倒酒瓶状,16万平方米,有兆沟,墓园在北,家庙在南,中有神道相连,两边有石像生。 家族墓葬 共29座,位于北部正中,竖穴墓道,土洞墓室,形制可分为五种 单室(数量最多,竖穴土圹墓道,平顶墓室)如M5 前后双室(男主人于前室,女主人于后室)如M1 一前室两后室(如M2,最为特殊的一类形制,15m深,其上部有两个假墓室,内部空无一物) 并列双室(身份等级相同,为墓主人前后两妻) 主室带侧室 家庙遗址 地层7层,共北宋、明、清、民国四个时代,位于五里头小学内 作祭祀、停丧(妻儿等非墓主死后暂时停丧于此)之用 墓园自北宋末年便废弃不用(吕氏主支随宋室南迁,旁支留下,位于今蓝田乔村),家庙却一直沿用了下来,解放后辟为五里头小学 北宋层遗址:为最下层,四面包砖夯土台,五开间,南部正中设台阶,北设斜坡式门道 出土有砖、滴水、筒瓦、三彩龙头脊兽等建筑构件 神道遗址 长400m,宽约6m,两边有石刻(石羊石虎,现存放于蔡文姬博物馆) 墓园兆沟 东西北三面,5~13m宽,深0.4~1.5m 出土器物 600余件,陶、瓷、石、铜、铁、锡、金、银 (1)青白瓷、白瓷 香薰(镂空) 瓷碟(茶具,放点心、干果用) 印泥盒(内部红色物质送检,与今天印泥类似) 胭脂盒(出土于M7,装有粉状物质、蓬松感强,不似其他胭脂。该墓的主人为吕大防嫡孙女之墓,其生于元祐元年,死时仅22岁,九岁前的生活一帆风顺。后吕大防被人弹劾免官,一度至七品,并被贬至岭南,无诏不得返还。其孙女和儿子始终跟随吕大防流放,至梅岭【岭南北分界线】时,吕大防望见岭南一片苍凉,心中感慨,念及儿孙北还之事,纵酒而亡【家谱载】,暂时葬于南山寺。其子东行至海【东临村】,在此守孝三年。几年后哲宗赦免,可迁骨回乡,而事实上吕氏墓地是衣冠冢。吕大防孙女在流放途中得了“脚气”,回长安后逐渐病重。之前其与一张姓人家早有定亲,为了其过门的心愿,张罗婚事。接亲队伍行至华阴时,其已病危,父女作最后诀别。次日去世。胭脂盒中的白色粉末经鉴定结果为药物,用于治水肿) 耀州窑斜刀刻花瓷器 青釉瓷簋(耀州窑定制的仿古器):发现于王氏棺椁旁,其夫即为吕通,丈夫34岁去世,其一直主持家务,八十多岁去世。推测簋中为其夫骨灰 青釉刻花套盒(密封性好,推测为香料) 青釉瓷盖碗(可能为储存茶饼的器具)(点茶) 青釉刻花渣斗(多有金银扣边) 青釉刻花广口瓶 青釉银扣酒壶 青釉刻花酒瓶(出土于吕大防孙女7号墓),似后世梅瓶,瓶底有类动物骨骼的东西(其中应为药酒,推测为虎骨酒) 酱釉酒樽 黑釉瓷器(M14)(吕大章墓出土,黑托白盏) 建窑兔毫盏 石器 多为礼器,实用器较少(石茶具较多) 石质仿古器 骊山石铫(一种煮水器) 歙砚、青石磬(刻有墓主生平)、俏色石砚(M6出土,贺兰砚) 陈泥砚(黄河泥洗三年制成)、白石狮型镇纸、玉笛(吕大忠) 、豹斑石钵(唐代器,叶蜡石,产自贺兰山,吕氏家族陪葬品)、水晶饰件 铜器 吕氏家族收藏品 铜匙:用于舀香灰 铜衣尺、铜渣斗(内存有白茶叶) 锡器 银器:胭脂盒等 研究与收获 已发掘的最完整的古代家族墓园 纵横系列规律,中轴线规则。纵向为长子长孙排列,且墓葬越来越深;横向为同辈人,按以左为尊原则,中轴线左为年长者,右年纪较小 出土墓志 大多有明确纪年,提供了大量的标准器 M2为吕大临墓葬。未出土墓志(“大”字辈成员,其他八位已经对号入座) 反映了该家族对金石学的研究(吕大临后辈墓葬中出土器物有7件被《考古图》收录)

文档评论(0)

188****3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