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材料一
上午 9 点不到,“老马工作室”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我们小区消防栓不出水、电梯天天出故障,
您可得给评评理。”“啥情况?你们先说,我记一下。”老马笑着掏出随身带着的笔和本,开始了一天的工
作。
老马是街道首席调解员,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做了 30 年的调解工作。 “老老少少都叫我‘老马’。去年
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亲切地喊我‘老马’,让我又惊又喜!总书记握着我的手说,老马讲得好,接地气,
很结合实际。”老马乐道,“总书记还说,基层工作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我们需
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
去年,老马接待群众 600 多人次,有家长里短,有邻里矛盾,也有基层治理中的一些问题。接待群众是
门“技术活”,不仅要真诚待人,还得对政策烂熟于心。“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状态要投入,本领得
过硬,我一天都不敢怠慢。”虽已年过花甲,老马仍每天坚持学习 3 个小时。 30 年来,老马成功调解矛盾纠
纷 2000 多起,写了 160 多本、 520 多万字的工作笔记。
一天下午,老马接待了一对夫妻,女的一说话就哭起来:“老马,我和他是没法过了。”原来,两人从
农村进城打拼多年, 生活富裕了, 但矛盾也多了。 老马一边安抚一边分析: “为什么穷的时候没有什么矛盾,
富了反而矛盾多?说明精神贫穷,有短板。”一个小时的交流后,两人带着笑容离开,与来时相互指责的样
子截然不同。“时代不一样了,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大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少。基层调解,更多的是要做好
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灵抚慰工作。”老马总结道,“我不一定能帮助所有人解决问题,但我要
尽最大努力帮大家都解开心结。所有的矛盾,只要用心去调就有解。调解常常不是说服了群众,而是感动了
群众。”
老马这根与时俱进的 “针” 连得巧、 织得密、 缝得牢。 多年来, 老马给自己立下了接待群众的 24 字规矩:
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工作室要成为一个温馨的驿站,群众
只要来了,就要努力让大家愁脸进来笑脸出去。”有事没事找老马聊聊的人越来越多,老马总是笑脸相迎。
有时,一些群众会问老马:“你是什么职务、什么级别?”“职务和级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你需
要的人。”这就是老马的回答。
“我就是想来跟着学、跟着做。” 22 岁的小温大学毕业后到社区工作,听完老马的一次宣讲后,坚持来
“老马工作室”实习。来老马这学习的可不仅仅只有小温,街道的社区综治干部每年都要来“老马工作室”
学习一个月以上。老马培养了不少善做调解工作的“小马”。 73 岁的老党员老齐也经常来工作室找老马,他
对老马说: “我年纪比你大,但我也是‘小马’,按照你的方法,我成功劝阻了小区里很多不文明行为呢!”
在众多“老马”和“小马”的共同努力下,当地的各种矛盾纠纷逐年减少。
“基层干部就是一根绣花针,要把为群众服务视为终生事业。”老马说,“只要群众遇到困难,问谁是
老马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告诉他:我,就是老马!”
材料二
午后的阳光洒在脸上,桌上的茶壶里冒着热气。乡干部小雷正坐在村民老窦家里,笑谈两人之前在村子
搬迁问题上的那段“不打不相识”的趣事。
1
这事得从2016 年下半年说起。窦家梁这个大山里的村子,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这里的村民祖祖
辈辈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着经年不变的杂粮和谷子,收成常没有保证。村民们看着山下的蔡村靠着红
色旅游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只有眼馋的份。既然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县里启动了窦家梁村易地扶贫
搬迁工程,每户交一万元,搬到山下与蔡村相邻的统一规划的新村。这时,村里突然流传开一个小道消息:
村子地底下发现了铝矿,政府要来开采,所以才让大家搬迁,补偿低不说,新村还没个影,有可能连住的地
方都没了。在这个闭塞的传统村落里,这样的“消息”很有市场。
假消息的来源,就是老窦。老窦在外打工几年,不但没挣到钱,身体还落下好些个病,回村后不能再干
重活,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上学。生活压力的叠加,让他脑子不由得“活泛”起来。在听说村子成为当地第一
个整村搬迁试点后,他就想:“为什么是我们村?”联想到此前听说附近有铝矿,就发散了自己的思维。
这让包村干部小雷有些猝不及防。此前,大家意见就一个字:“搬!”可这个“消息”,让搬迁工作还
没开始,就遇到了下马威。
“白天入户走访,晚上连着开会,村两委一起讨论办法。”小雷那年只有 33 岁,但这个年轻的乡镇干部
脸上却比同龄人多了好几道皱纹,“我也很奇怪,本来说得好好的,怎么大伙突然就变卦了。”多方询问,
小雷才知道铝矿的说法出自于老窦。“那天晚上正在开会,他就不请自来了,我也正在火头上。”两人吵了
一架。
“那天最后还是没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