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守法的公民复习大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律 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图表 法不可违认识行政违法行为(举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认识民事违法行为(举例)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巩固提高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明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我省刘某某因散布“甲醇泡海鱼”谣言被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500元;王某因与朋友发生口角,被打成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他们行为的共同点是( ) A.都是违法行为B.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都是犯罪行为D.都受到了刑罚处罚3.以下行为属于什么行为?片段一:张三开车闯红灯。片段二: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片段三: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被公安机处以以 200罚款。片段四:丙打了丁两个耳光,致使丁面目红肿,口角流血。片段五: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B A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4.材料题材料一:胡某因无证、酒后驾驶,并使用其他车辆机动车号牌,被交警部门查获,受到了5000元罚款并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材料二:刘某在自家阳台上玩手机时不慎将手机掉到楼下,被同楼住户李某捡走。但李某称手机是坏的,已将其丢弃,拒绝归还,刘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刘某手机损失1000元。(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行为属于那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分别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从上述两则案例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中的胡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材料二中的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受到民事处罚。1.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发展。 什么是刑法?(作用、内容) 了解罪与罚什么是犯罪?三大基本特征? 什么是刑罚?分类? 预防犯罪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巩固提高1.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属于( ) A.违宪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2.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某受贿、滥用职权、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某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这说明( ) A.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B.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应受刑罚处罚 C.主刑包括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DD刑罚是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手段。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关于主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有②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③主刑包括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④主刑包括管制、拘役、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4.“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 A.不良行为就是犯法,犯法就是犯罪 B.小错必然铸成大错,违法必然走向犯罪 C.勿以恶小而为之,远离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品行 D.“偷针”和“偷金”都具有严重危害性5.据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录像制品的占31.9%,这警示我们(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DCC6.关于“复旦大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庭审中,上海上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林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的方法故意杀害黄洋并致其死亡,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1)你认为林森浩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2)为什么说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林森浩的残忍行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请你谈谈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犯罪 1.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承担法律责任; 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