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
一、外国新闻通讯社在华分支机构的建立
中国的新闻通讯事业,与近代报业一样,首先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创办通讯社开始的。1872年,路透社远东分社在上海的设立,揭开了中国新闻通讯事业的第一页。
第一家获得路透社电讯独占权的是英国侨民办的《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 。最早采用路透社电讯的是维新运动时期的《国闻报》。
最早打破路透社垄断的是日本1914年在上海创办的东方通讯社。;《字林西报》对路透社电讯的独占权
《文汇报》的反抗
中文报纸争取电讯使用权
;第一节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
二、国人自办通讯社的出现
国人自办通讯社的最初实践,始于1903至1904年初的广州。第一家国人自办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开办的中兴通讯社,创办人为广东老报人骆侠挺,首次发稿时间为1904年1月17日,主要向香港、广州地区的报刊发稿。
辛亥革命前后,国人自办通讯社的呼声日益响亮。;;第一节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
三、国人自办通讯社在民初的长足发展
(1)民初两次办社高潮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新闻通讯事业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1912至1913年间,上海、北京等地都创办起了新闻通讯机构,出现了第一个国人自办通讯社的高潮。
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又一次创办通讯社的高潮出现,一大批新的通讯社在全国各地纷纷创建。
邵飘萍1915年创建的东京通讯社和1918年创建的新闻编译社,是民初办得最成功的两家通讯社。;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七讲 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 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七讲 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 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七讲 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 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节 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一、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的诞生
1920年,美国开始试验无线电台广播。同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的诞生。
无线电广播事业在中国的首次实践,则归功于一位名叫奥斯邦(E. G. Osborn)的美国商人。;第二节 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无线电广播法规的出台
有鉴于无线电广播事业已事实上在中国出现,当时掌握中国政权的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修改已落后于时代的有关现行法律。但正式颁行的则只有一项,即1924年8月交通部颁布的《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此外,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创建后,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处也曾颁布过经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公署“镇威上将军公署”批准的《无线电广播条例》、《装设广播无线电收听器规则》和《运销广播无线电接收器规则》3个地方性无线电广播事业法规。;第二节 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三、国人自办电台的出现
1925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曾派人在北京、天津两地酝酿筹办官办的广播电台,但因政局动荡而未果。
在东北,为了抵制日本人的电信侵略,无线电台工作者刘瀚在哈尔滨创建起第一座国人自办的无线电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播音。
国人自办民营商业电台始于1927年3月18日开播的上海新新公司主办的广播电台。;第三节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一、新闻学研究的出现与早期成果
中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成果,最早的是在华办报的外国传教士撰写的报刊创刊词、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类文章以及他们撰写的其他著作、通信等。
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等少数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对新闻事业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探讨和研究。
之后,王韬、郑观应等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康有为以及其他主要人物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无不对新闻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不少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十分有益的见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兴起后,革命派人士也对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作出了不少贡献。;;第三节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新闻学研究的深入与新闻教育事业的萌生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
1918年10月1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邵飘萍为专任导师。;第三节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