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凝评论专辑
胡传吉
一 、 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如何相处
写作就意味着选择 , 面对二十世纪前 、 中 期的中国 , 有的作家仅看到了飘浮于世俗烟 火之上的胭脂水粉 , 更多的作家只看到了兵 荒马乱的激烈纷争 , 但铁凝在长篇小说 《笨 花》 中看到了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如何相处 , 发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暧昧性与相对性 。 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 , 关系复杂内含乾 坤 , 对中国作家来讲 , 这两者的关系意味着诱 惑 , 意味着困难 , 甚至意味着表态 。 世俗烟火 与兵荒马乱 , 从时空的维度来看 , 有两类相处 方式 , 一类是共时的 , 一类是历时的 。 而在共 时性的相处中 , 因为苦难与死亡给世俗烟火 带来巨大的恐慌 , 苦难与死亡逼迫世俗烟火 向时间告别 , 告别的恐慌使 “冲突” 成为世俗 烟火与兵荒马乱之间最为显著的关系特征 , 以至于其他的关系特征被遮蔽直至隐去 , 持 续不断的混乱与恐慌冲击着人们怀疑的本 能 — — — 恐惧压迫怀疑 , 但怀疑也会加剧恐惧 。 而在历时性的遥相对望中 , 文学修辞必然对 历史的解释有所承担 , 基于对意识形态的信 任 , 文学修辞极容易被 “冲突” 的主流话语所 收编 , 也容易被 “一体化” 的文学格局所规范 。 但如果恢复对 “冲突” 的质问 , 恢复对 “冲突” 具体所处境况的考察 , 那么 , 在最终被呈现出 来的真相之中 , 冲突与矛盾将远远不是世俗 烟火与兵荒马乱之间惟一的真相 。
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的关系之复杂性的 存在 , 也就意味着 , 在写作的途中 , 作家们有 可能遇到一系列有难度的问题 :世俗烟火与 兵荒马乱的冲突源何在 ? 兵荒马乱是否容得 下世俗烟火 ? 世俗烟火是不是被兵荒马乱冲 刷得一干二净 ? 世俗烟火在兵荒马乱中有可 能以何种状态生存 ? 世俗烟火里有没有兵荒 马乱的暗涌 ? 世俗烟火是不是对兵荒马乱下 的意识形态的冒犯与冲击 ? 兵荒马乱的覆盖 面究竟有多宽 ? 兵荒马乱与世俗烟火各自因 何而在 ? 世俗烟火对兵荒马乱的意义何在 ? 诸如此类的问题将会直接考验作家对现实 、 历史 、 幸福 、 苦难的理解方式 , 同样也能考验 作家的小说技法 、 审美理想 、 文心选择 、 思想 智慧 、 叙事观念 。
如果说兵荒马乱是 《笨花》 的布景 , 那么 世俗烟火则是 《笨花》 的主词 , 铁凝没有回避 贯穿于整个中国现 、 当代思想史的最顽固 、 最 偏执的交叉敏感神经 , 她从细密而琐碎的日 常细节入手 , 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 , 在布满冲 突的兵荒马乱中 , 发现安稳与幸福 , 描述人性 大美 , 见证中国乡村文明世代相传的人伦道 德 , 敞开中国乡土生活的事实 。 《笨花》 的写 55 2006年第 5期 当代作家评论
作尝试与文字境界 , 最终使它通过了上述的 这些考验之门 。
以往的文学创作事实告诉我们 , 如果兵 荒马乱与世俗烟火共时相处 , 乡村史的叙事 总是或多或少地受看似民主革命但实则等级 森严的文化进化论的操控 , 作家们对 “冲突” 的沉溺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 ,
像 (
,
这样的努力表现 中国农村巨变歌颂社会进步的宏伟之作 , 更 有像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 《 地板》 (赵树 理 这样的志在强调封建与非封建之对抗 、 志 在描述剥削与被剥削之残酷的诙谐趣味之 作 , 当然 , 也有在正确与错误的意识形态区分 下出现的 《创业史》 (柳青 , 以及在 “类型化” 小说创作原理召唤下产生的 《铁道游击队》 (知侠 、
《 林海雪原》 (曲波 等作品 。而由八 十年代后期开始 , 西方文学成就带给中国文 学的压力 , 读卖市场带给作者的本能恐慌 , 迫 切想得到承认的影响焦虑 , 使得历史小说 、 乡 土小说在追求小说技法的同时大多呈现出一 种紧张 、 凝重的气氛 。贾平凹的 “商州系列” 致力对乡村绝望与乡村恐惧的描述 ; 余华善 于在不动声色中制造现实的紧张 (《 活着》 、 《许三观卖血记》 等 ; 莫言喜欢让语言依附于 身体感官 , 进而对乡野盲动的高密记忆进行 极限想象 ; 张炜在 《古船》 、
《 九月寓言》 里毫不 掩饰他对冲突的叙事热情 。紧张的节奏 、 戏 剧化的冲突 、 兵荒马乱对苦难的渲染对世俗 烟火的遮蔽 — — — 这种快的文学 、 热闹的文学 被更多的作家所喜爱 。而铁凝所延续的 , 显 然是中国文学的另一种传统 , 慢的文学 , 日常 的文学 , 有古典修养的文学 , “如何处理历史 、 现实 、 梦想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 一直以来 都是伟大文学的使命” ① 。在慢的文学传统 里 , 古典的有 《金瓶梅》 、
《 红楼梦》 等范本 , 近 现代的作家里 , 用日常而悲悯的眼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