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MOS场效应晶体管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主要内容
一、MOSFET的基本结构
二、MOSFET的工作原理
三、MOSFET的直流特性曲线
四、MOSFET的种类
五、MOSFET的电容与频率特性
六、MOSFET的技术发展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目前大部
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MOS集成电路。在数字集
成电路,尤其是微处理机和存储器方面,MOS集成
电路几乎占据了绝对的位置。
此外,MOS在一些特种器件,如CCD(电荷耦合器
件)和敏感器件方面应用广泛。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促进MOS晶体管发展主要有以下四大技术:
(a)半导体表面的稳定化技术
(b)各种栅绝缘膜的实用化
(c)自对准结构MOS工艺
(d) 阈值电压的控制技术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6.1 MOSFET的基本结构
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
MOSFET基本上是一种左右对称的拓扑结构,它是在P型半
导体上生成一层SiO2 薄膜绝缘层,然后用光刻工艺扩散两
个高掺杂的N型区,从N型区引出电极,一个是漏极D,一
个是源极S。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镀一层金属铝
作为栅极G。P型半导体称为衬底,用符号B表示。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MOS场效应晶体管是四端器件。
D(Drain)为漏极,相当c;
G(Gate)为栅极,相当b;
S(Source)为源极,相当e。
B(substrate),衬底极。
通常接地,有时为了控制电流或由
于电路结构的需要,在衬底和源之
间也加一个小偏压(VBS)。
若栅极材料用金属铝,则称“铝栅”器件;
若栅极材料用高掺杂的多晶硅,则称“硅栅”器件。目前绝
大部分芯片生产厂家是采用“硅栅”工艺。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
对NMOS晶体管,源和漏是用浓度很高的N 杂质扩散
而成。在源、漏之间是受栅电压控制的沟道区,沟
道区长度为L,宽度为W。
对于NMOS,通常漏源之间加偏压后,将电位低
的一端成为源,电位高的一端称为漏,电流方
向由漏端流向源端。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6.2 MIS结构
(1 ) 表面空间电荷层和反型层
表面空间电荷层和反型层实际上属于半导体表面
的感生电荷。
MIS结构上加电压后产生感生电荷的四种情况。
半导体器件物理 电子与信息学院
以P半导体的MIS结构为例。
• 当栅上加负电压,所产生的感生电荷是被吸引到表面的多子
(空穴),在半导体表面形成积累层。
• 当栅上加正电压,电场的作用使多数载流子被排斥而远离表
面,从而在表面形成由电离受主构成的空间电荷区,形成耗
尽层。此时,虽然有少子(电子)被吸引到表面,但数量很
少。这一阶段,电压的增加只是使更多的空穴被排斥走,负
空间电荷区加宽。
• 随着正电压的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