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年风俗习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小年风俗习惯 【篇一:风俗】 北方 v 蝴蝶 2008-06-03 11:52 好:0 不好 :0 福建既是茶之王国,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闽南民间有 “宁可百 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的俗语;闽北山民也有 “宁可三日无粮,不 可一日无茶 ”的俗语。在许多地方,人们均有早晚饮茶的习惯,对茶 的依恋 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大抵上,闽南人嗜乌龙茶,福州人好花茶, 闽北人喝乌龙茶和绿茶,闽东人则饮绿茶。因此,八闽形成富于地 方特色的茶文化。福建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 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唐、宋时兴的 “斗茶 ”遗风在各地仍历历可寻。 其中以闽南人的 “茶道”和客家人的 “擂茶 ”最见功夫。 闽南人饮茶讲究 “水、火、茶具 ”三要素。茶具中的壶、杯、盘,或 方或圆或扁,多式多款,上镂山水人物及花鸟,玲珑精致。闽南人 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年泡茶之壶,壶内 “结牙”即(茶垢 ),老辈 人说“结牙茶壶 ”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泡出茶香;还有谁家 “结牙”多, 谁家最有礼的说法。因此,若顽童不慎摔坏 “结牙壶 ”,老人极为心 疼。水以泉水为佳,民间有 “山泉泡茶碗碗甜 ”之说。火则以炭火为 主,烧水至 “三沸”再置于“盖瓯”中冲泡。总之,旧时 “茶房四宝 ”潮( 州炉、开水壶、小茶壶、小茶杯 )现今仍为家家必备之物。人们喝茶 “功夫”之细,与清代并无二致。闽南一带,客人来临,主人必拿出 茶米”泡出一小壶浓茶,口称 泡tay,泡tay。”(tay即茶)热情地 邀请你喝上几杯,然后再拉家常,俗称 “喝上两杯再说 ”。客来无茶等于失礼。 闽南人心目中甚至茶重于酒,故同安一带有 “寒夜客来茶当酒 ”之说。 待客多用安溪铁观音、毛蟹、梅占、黄旦、水仙等乌龙茶佳茗。泡 茶时,先将壶水烧沸,然后将小茶壶及口不盈寸的小茶杯烫热。冲 泡时,壶口距茶壶约 1 尺余,斟茶时手却放得很低,称之为 “高冲低 斟”。这温壶、烧壶、运壶、斟茶的规程一气呵成,自成妙境。所砌 之茶,水色金黄,清香扑鼻,回味甘醇。尤其是那斟茶,几个茶杯 相挨,要来回斟至七八分,谓之 “关公巡城 ”,最后几滴浓茶,也要 分滴各杯,称 “韩信点兵 ”。主人给谁添茶,谁便要以右手中指、食 指三叩桌面。据说当年乾隆帝微服出访,为大臣斟茶。大臣诚惶诚 恐,用两指三叩桌面,以示两脚跪地三叩头。相因成习,遂成了闽 南及广东潮汕一带茶俗之一。这一习俗泉州最明显,惠安、晋江一 带叩指次数较少。 闽南 “茶道 ”除“饮”之外,还很讲究 “品”,品茶时要眼、鼻、口并用, 色、香、味同辨。一些地方待客品茗时头遍茶还要倒掉。品时,要 小口相呷,形如啜酒。整个 “品 ”、 “饮”过程进退有节,出入 如仪。 闽南人还有饮早茶之习。同安俗云: “清早一杯茶,赛过吃鱼虾。 早上茶一杯,胜似吃雄鸡。 ”同安人喝早茶习惯配油条,而厦门人则 以油条、炸枣、发粿、花生糕、贡糖等为 “茶配”,讲究的 “茶配”有 龙海的“双糕润”,南靖的“米香”,平和的 “枕头饼”。吃早茶一般在 家中,也有上 “茶桌仔 ”即(茶楼、茶馆 )的。因早茶能醒胃健脾,近年 省内大中城市部分居民也流行喝早茶。 北方 v 蝴蝶 2008-06-03 11:52 好:0 不好 :0 闽南人最忌筷子插在米饭的中间。 平安是福 2008-06-03 12:04 好:0 不好 :0 此俗也延用到其他酒席上(如婚宴)。天外☆飞仙 2008-06-03 12:20 好:0 不好 :0 逢年过节,村头村尾,闹街僻巷,处处见红。新春佳节,居家门窗 户扇贴春联。诸如: “春因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猪栏贴 “六畜兴旺 ”,谷柜贴 “五谷丰登 ”。边龙眼树干也贴上红 “春”字,祝 春天花开满枝,夏季硕果累累。 除夕夜,农家大厅桌上摆一钵头大米饭。饭上插一支红春花,红示 吉祥。方言 “春”与“剩”同音,意为 “余粮 ”过年。迎新年,家家户户 蒸年糕,每层年糕一定要按上四粒大红枣;蒸发糕,在发糕上撒几 粒红色爆米花,把方形竹筷头劈为十字叉,蘸上红水在发糕上印上 4 粒小红点,再插朵红绸春花。除夕夜,长辈赠晚辈的压岁钱要用红 纸包,现在用印有 “恭喜发财 ”红纸袋。 农历六月十五称 “半年 ”,冬至或元宵节,民间 【篇二: 2015 闽台区域文化形考作业 2】 二、论述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 第 15 题(已答). 为什么台湾民俗那么丰富,如果你去台湾,对哪些 风俗感兴趣?为什么? 【参考答案】台湾民俗的频繁性,各种民俗活动层出不穷,经久不 衰,主要有六个方面原因: (一)大陆民俗活动的翻版和复制。台湾的移民都是从大陆去的, 大陆有多少民俗活动,台湾也就有多少民俗活动,有的还在传承中 不断完善。 (二)于无奈之中求平安的思想极为普遍。台湾先民在 开拓台湾

文档评论(0)

107****0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