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态污染物净化 常规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吸附、吸收和催化转化等。由于室内 空气净化的特点和要求,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吸附,催化转化技 术的应用处于研发中。 吸附的特点是平衡浓度极低,所以可处理低污染物浓度的空 气,净化率很高,适合于室内空气净化。 吸附剂是关键。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碳。纤维活性炭吸附性 能优良,并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元件,特别适合于室内空气净化,是 当前空气净化器的首选净化材料。 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器有集中式、分置式 2 类。集中式可与空调系统结 合,分置式可单独使用。 空气中适量的负离子对健康有益。但目前对负离子与健康的关 系在机理上认识还不够(尤其是定量的),负离子发生器的技术要 求和性能认证条件也不成熟。现有负离子发生器一般是通过放电产 生负离子,控制放电过程的副产物(如臭氧)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种类、特牲及危害,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 的主要条件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4.2.5 化学平衡 吸收过程中,如果吸收质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则两者之间必然同时满足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关系: 气相 液相 化学平衡 相平衡 根据化学平衡关系 式中,[A]、[B]、[M]、[N]——各组分的浓度; a、b、m、n——各组分的化学计量数; γA、γB、γM、γN——各组分的活度系数。 令 则 由于存在化学反应,使液相中的一部分A组分转变为产物,导致 A组分在液相的浓度较物理吸收低,从而降低了其气相分压,也就 是说提高了吸收净化效果。 从热力学角度看, 化学吸收提高了吸收容量。 4.2.6 吸收速率 单位接触表面积的气液间化学吸收速率: N =βkl(cAi-cAl) 式中:kl—未发生化学反应时液相传质分系数,亦即物理吸收的 液相吸收分系数,m/h; β —由于化学反应使吸收速率增强的系数,简称增强系数; cAi—气液界面未反应的溶质浓度,kmol/m3; cAl—液相未反应的溶质浓度,kmol/m3 。 4.2.7 吸收设备 4.3 吸附法净化技术 4.3.1 吸附净化原理和分类 吸附是常用的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其特点是能处理很低浓度 的废气,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可降到很低的水平。吸附常用于净化 有机和部分无机气态污染物,尤其是处理高毒害性废气的重要方法 和室内空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法净化是让废气与吸附剂接触,气态污染物由气相转 入固相内表面,主要是范德瓦尔力起作用;吸附的逆过程是脱附。 吸附剂饱和后,脱附再生,吸附剂循环使用,污染物可回收利用或 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化学吸附 废气与吸附剂接触,气态污染物由气相转入固相内表面,并发 生化学反应并释放较多的吸附热,化学键起作用。吸附过程不可 逆,难脱附,脱附析出的已不是原物质。化学吸附效果更好,吸附 质被吸附得更加牢固。所以,对高毒性污染物,可采用化学吸附。 4.3.2 吸附平衡 气固两相长时间接触,吸附与脱附达到动态平衡在一定的温度 下,吸附量与吸附质平衡分压之间的关系曲线被称为等温吸附线 。 吸附等温线方程 ⑴弗罗德里希(Freundlich)方程(I型等温线中压部分) 式中 XT — 吸附质质量与吸附剂质量之比值,无量纲,单位吸附剂 在吸附平衡时的饱和吸附量,m3/kg或kg/kg; P—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分压,pa; K,n—经验常数,与吸附剂、吸附质种类及吸附温度有关,对 于一定的吸附物质,仅与平衡时的分压和温度有关,由 实验确定,通常n≥1。 ⑵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I型等温线) ⑶ BET方程(I、II、III型等温线,多分子层吸附) 4.3.3 吸附剂 对吸附剂的基本要求:内表面积大;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高 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吸附容量大;良好的再生性能;来源 广泛,价格低廉。 吸附剂结构:吸附剂是具有丰富微孔的物质,有巨大的内表面积 (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1000m2/g以上)。 孔的尺度不同,其吸附特性也不同: 大孔 孔半径 r = 0.1~1.0μm 主要吸附液体分子; 中孔 孔半径 r = 0.001~0.1μm 主要吸附蒸气分子; 小孔 孔半径 r < 0.0

文档评论(0)

潇湘画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