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相关知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因;一、六淫;(一)风 以春季为多发,其他季节也会致病 风邪的特点: 1、风为百病之长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3、风性善行数变 4、风性主动:热极生风 肝阳化风 血虚生风 常见的风证: 1、伤风 2、风痹 内风:肝风内动;(二)寒 冬季多发,其他季节也有。 寒邪伤肌表称“伤寒”,直接中伤脏腑称“中寒” 寒邪的性质和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常见的寒证 1、伤寒 2、寒痹 3、寒伤脾胃 内寒;(三)暑 暑为火热之邪所化,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 性质和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3、暑多夹湿 常见的暑证: 1、伤暑 2、中暑 3、暑湿;(四)湿 为长夏主气,也跟生活环境有关 性质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 常见的湿证: 1、伤湿 2、湿痹(着痹) 内湿;(五)燥 为秋季的主气 性质和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常见的燥证 1、凉燥 2、温燥 内燥;(六)火 火为热之极,一是直接外感温热之气而致,二是其他“五气”在一定条件下化火 性质和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消灼津液 3、生风动血 4、易致肿疡 常见的火证 外火;内火(实、虚);疫疠 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致病因素 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 传染途径:从口鼻而入 引起疫疠发生和流行的相关因素 1、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 2、环境与饮食卫生不良 3、人体正气虚弱以及对疫疠病人没有及时防治 4、社会制度的影响;二、七情;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相应脏腑 大怒伤肝 暴喜伤心 思虑伤脾 忧悲伤肺 惊恐伤肾;2、影响脏腑气机: 1)怒则气上 2)喜则气缓 3)悲则气消 4)恐则气下 5)惊则气乱 6)思则气结 临床试验上主要以影响心肝脾多见 3、异常的情志波动可影响病情 ;饮食失宜;劳逸失度;过逸:形逸、神逸 过逸的致病特点 1)形逸则全身功能减退 2)神逸则灵机减退 ;痰饮和瘀血;;痰饮的致病特点: 1)痰:百病皆因痰作祟 痰滞于肺—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癫狂 痰停??胃—恶心呕吐、胃脘胀满 痰在经络筋骨—痰核累疬、流注、肢体麻木 痰浊上犯于头—眩晕、昏冒 痰气凝结咽喉—咽中如梗“梅核气” ;饮: 痰饮--饮在胃肠,呖呖有声 悬饮—饮在胸胁,咳吐饮痛 溢饮—饮在四肢,肌肤水肿,身体疼痛 支饮—饮在胸膈,胸闷喘咳,不能平卧 ;瘀血 成因: 1)因血行不畅 气滞、气虚、血热、血寒 2)因血液离经积存所致 外伤、气虚、血热 致病特点 1)出血 2)肿块 3)疼痛 4)其他症状;结石 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 常见 胆结石、胃结石、肾结石;结石成因: 1.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偏啖酒酪,影响脾胃运化,湿热内生;或多吃柿子枣子,或水质影响 2.情志内伤:肝胆气郁,胆汁疏泄不利,湿热胆汁蕴结 3.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钙、镁、铋;或长期服用碱性药物;胆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六腑等脏器 2.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3.病程较长,症状不定 4.甚则发生绞痛;外伤和虫兽伤;(二)虫兽伤:毒蛇、猛兽、疯狗、蝎子、蜈蚣、蜂咬伤或扎伤 虫兽伤的致病特点: 蝎子、蜈蚣、蜂扎伤:伤处红肿,痒、麻、疼痛 毒蛇:神经毒、血液毒、混合毒 疯狗咬伤:经潜伏期后发病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