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体诗词的平仄问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旧体诗词的平仄问题 鲵影萍踪 搜集整理 旧体诗词是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承载着五千年的炎黄文脉, 延续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即是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 凝聚力的源泉,关系到一个民族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与归属。中华民族之绵延而不绝,就是因为中华民族之 蒂固根深,中华文脉之从未中断。漠视传统文化,无异于割断中华民族的根,失去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根之不存,焉能叶茂?遑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窃以为,旧体诗词似乎更适于表达风骚之道,人文精 神。今人写作旧体诗词,以旧体诗词的形式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非为好古,实为颂今,乃是对中华民族 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真正复兴。 旧体诗词虽然有平仄格律的约束,然而诗味浓郁,意境优美,音韵和谐,是人们陶冶情操,表达性情的载 体。如果掌握了旧体诗词的平仄,那么,阅读和写作旧体诗词就不太难了。其实有了汉语拼音,掌握平仄 并不困难,利用今音读懂古音平仄,是完全可能的。 怎样掌握旧体诗词的平仄 我们所说的旧体诗词,包括绝句、律诗、新歌行、宋词、元曲、对联等。阅读和写作旧体诗词,必然要辨 别古音中的平仄。然而,许多人写作旧体诗词,平仄成了拦路虎。平仄指的是汉语语音的音调,是汉语语 音的客观存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 file:///E|/世界五百强企业绝密文件请勿外传/关于旧体诗词的平仄问题.txt [2016/11/8 13:39:34] 类: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所以归入平一类;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 折,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平是平直的意思。旧体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 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样区别平仄。因为现 代汉语的普通话,与唐宋时期的中古汉语最大的区别是中古音有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在现代汉语里, 中古的入声字都被分流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个声调去了。因此同样的汉字用唐宋时的标准去定 平仄,跟用普通话的标准去定平仄,就不完全一致。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 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有不少的入声字,写作旧体诗词的时候,仍要归入到仄声 里。例如“狭窄博屋一得客”这七个字,按普通话读,此七字的声调为“狭(xiá)窄(zhǎi)博 (bó)屋(wū)一(yī)得(dé)客(kè)”,即“平仄平平平平仄”。而按照中古的标准,这七个 都是仄声字,因为它们在唐宋时期都读作入声。但是,“窄”、“客”两个字今天念作上声、去声,都属 于仄声,古代也是仄声,这就有可能古今仄声没变,问题仅出在平声上。 再如王维的《相思》: 中古音 普通话 红豆生南国,(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春来发几枝?(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劝君多采撷,(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此物最相思。(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file:///E|/世界五百强企业绝密文件请勿外传/关于旧体诗词的平仄问题.txt [2016/11/8 13:39:34] 从这首绝句的古今平仄对比中,可以看出: ①普通话的上声、去声(如豆、几、劝、采、此、最)都是仄声,无一例外。 ②今音属仄而古音也属仄的入声字为“物”。 ③今音属平,古音也同样属平的也有很多(如红、生、南、春、来、枝、君、多、相、思)。 ④今音属平而古音属仄的只有“国、发、撷”这三个入声字。全诗二十个字仅此三字被今人按今音判断错 了。 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部份入声字识别出来就可以了。现代人识别平仄的最大困难,在于不易辨认混在普通话 中的古入声字,因此,掌握入声字,就成为我们破解古诗词平仄的密码,现在有许多识别入声字的方法, 比如查阅工具书、多读古诗词、按偏旁记入声、按韵母记入声、用分类法记入声、用排除法记入声等,对 初学者皆有所帮助,可以借鉴。 (一)、熟记典籍里的入声字。 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最好置备一部《辞源》。《辞源》的每一字条下皆注有平、上、去、入四声,可以 直接查阅。另外,《诗韵合璧》、《诗韵新编》等韵书,有入声韵部或把入声字单独列出,亦可翻阅。通 过多次翻查,就会记住一些常用的入声字。 (二)、熟记诗词里的入声字。背诵入声韵的名作,同时记下韵脚的入声字。如岳飞《满江红》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