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数据处理与解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上常见的蚀变矿物(组合)在陆地卫星多光谱波段中有不同的表现,以ETM图像为例: ①铁氧化物(包括含铁矿物),如褐铁矿、针铁矿、赤铁矿、黄铁钾钒等含大量Fe3+,也有少量Fe2+,在可见光波段0.45-0.52μm(相当于ETM1)和0.76-0.90μm (相当于ETM4)波段有强吸收带; ②典型的热液蚀变矿物—含羟基(OH—)和含水(H2O)类矿物,如高岭石、绿泥石、绿帘石、蒙脱石、明矾石及云母类等,在2.2-2.3μm(相当于ETM7波段)附近有较强的吸收谱带,即在ETM7波段产生低值,而在ETM5波段有相对的高值; ③碳酸盐岩蚀变矿物—含碳酸根(CO2-3)类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石膏等,在1.8-2.5μm和2.55μm附近较强吸收谱带; ④硅酸盐岩类蚀变如硅化、长石化等及地温热异常,在10.4-12.5μm 即ETM6波段有相对的高值。 这些矿物的特征谱带正是提取岩石蚀变带尤其是矿化蚀变带遥感信息的理论基础。 赤铁矿:特征吸收在0.97μm 针铁矿:特征吸收在0.659μm、0.914μm、1.935μm 褐铁矿:特征吸收在1.0μm、1.468μm 、 1.935μm 铁氧化物 绿泥石主要是由富含铁、镁硅酸盐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蚀变而来,强谱带在2.32μm。 绢云母在中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并常含钾,其强谱带在2.205μm。 含羟基矿物 碳酸盐矿物 碳酸盐矿物主要包括白云石、方解石、菱镁矿、蓝铜矿、孔雀石等。 碳酸盐矿物最显著的识别特征是2.3-2.4μm处具有单一的特征吸收,该吸收峰为左宽右窄,有别于其他矿物。 离子、基团 特征吸收波谱/μm 对应ASTER波段 典型矿物 Fe2+、Fe3+ Fe2+:1.1-1.4之间; Fe3+:吸收较强0.45、0.55、0.85、0.90、 0.94 Band1、Band3 褐铁矿、黄铁矿、 黄钾铁矾 AL-OH 2.20 Band5、Band6 高岭石、白云母、蒙脱石 Mg-OH 2.30 Band7、Band8 绿泥石、滑石、透闪石、蛇纹石 碳酸根离子 1.9、2.0、2.16、2.35、2.55 Band8、Band9 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 主要离子、基团的特征吸收波谱和对应的ASTER波段表 (3)异常提取的两种常用数据源 ETM/TM——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已经有30多年了,特别是Land-sat7的ETM+的第5和第7波段提供表征粘土矿化特征的信息,为地质找矿提供大量的依据。 ASTER——随着TERRA卫星于1999年12月18日成功发射,并于2000年2月24日开始采集科学数据,ASTER数据,尤其是6个SWIR波段数据为区分粘土矿物提供了支持。目前,国内外都已对ASTER数据进行了大量的蚀变信息提取应用研究。 3.2.1、蚀变遥感异常提取的基础 ETM与Aster数据系统特征比较 断面近于直立的平移断层影像特征 WV-2 2.构造破碎带解译 控制铁克列克铅铜矿的断裂破碎带 WV-2 库仁克挤压破碎带影像特征 WV-2 3.6、线性环形构造解译 3.火山构造解译 串珠状裂隙式火山 环形水系显示的盾形火山 链状火山锥与放射状水系 火山湖与破火山口 解译褶皱时应根据褶皱的形态特征、两翼地层的产状及对称性、褶皱转折端产状,推断褶皱轴面和枢纽的产状,并结合野外查证确定褶皱类型,并充分利用各种观察技术,研究褶皱的变形特点、转折端位置及产状。 不同影纹结构体的弯曲、转折和倾伏显示着褶皱的存在;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多发育紧密褶皱和倒转褶皱,其他标志往往不明显,因此寻找转折端是确定褶皱存在与否的重要手段。 4.褶皱构造解译 正常斜歪褶皱 WV-2 根据褶皱在影像上显示出来的形态特征、两翼岩层影像标志及其产状对称性和转折端产状将褶皱类型分为: (1)正常褶皱:两翼岩层想相反方向倾斜,包括直立褶皱和斜歪褶皱;正常褶皱的岩层三角面或单面山地形沿褶皱轴线对称分布,三角面尖端相背或相向;直立褶皱其两翼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两翼岩层的出露宽度、岩层倾角、三角面形态大致相同; (2)倒转褶皱:两翼岩层想同一方向倾斜,岩层三角面尖端和单面山的缓坡也指向同一方向; (3)短轴褶皱:解译标志位圈闭的岩层、平行的色带呈环状或椭圆状、岩层有规律地向四周或向色环中心倾斜,伴随放射状断裂; (4)箱状褶皱:两个近于直角的转折影像特征 根据褶皱在影像上显示出来的形态特征、两翼岩层影像标志及其产状对称性和转折端产状将褶皱类型分为: (1)正常褶皱:两翼岩层想相反方向倾斜,包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