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医疗机构)参考.doc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医疗机构)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 乌鲁木齐市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 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81 号),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 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 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 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 况的。(举例如下) 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判定评价标准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免疫机 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强烈全身变态反应综合征,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机体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缓激肽 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 因子等,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血压下降达休克水平。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免疫反应强 度、用药途径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 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一、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1、皮肤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 括有一过性皮肤潮红、周围皮痒、口唇、舌部及四肢末梢麻木感,继 之出现各种皮疹,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鼻、眼、咽 1 喉粘膜充血、水肿等。 2、呼吸系统表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 常可见血压迅速下降,收缩压降至 90mmHg 以下或比基础血压降低 20%或脉压差小于 20mmHg。病人还出现心悸、 出汗、面色苍白,然后发展为四肢厥冷、发绀、脉搏细弱、心动过速 及晕厥等。 4、神经系统表现: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 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等。 5、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严重的可出 现血性腹泻。 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过敏性休克的判定标准 1、血压下降为必需指标,再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 统表现的 1-2 个指标即可判定; 2、报告情况符合血压诊断标准,同时临床过程描述中有抗过敏治 疗经历,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的,不良反应名称可 归纳为“过敏性休克”; 3、报告人认为是过敏性休克,而现有病例报告信息无明确证据反 驳的,不良反应名称可归纳为“过敏性休克”,如不良反应过程描述欠 缺多,请报告人追踪原始病例,补充报告情况。 2 严重过敏样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判定评价标准 依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现有数据信 息,由过敏性或非过敏性机制引起的,累及多个系统、引发患者诸多 症状,而其临床表现类似于过敏反应的药品不良反应,为过敏样反应。 一、过敏样反应的临床特点 1、皮肤粘膜表现:有一过性皮肤潮红、周围皮痒、口唇、舌部及 四肢末梢麻木感,继之出现各种皮疹,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 还可出现鼻、眼、咽喉粘膜充血、水肿等。 2、呼吸系统表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然后发展 为四肢厥冷、发绀、脉搏细弱、心动过速及晕厥等。 4、神经系统表现: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 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等。 5、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严重的可出 现血性腹泻。 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严重过敏样反应”判定标准 1、患者表现类似于过敏性休克,但药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里无或 达不到休克血压指标的严重不良反应; 2、患者出现累及三个(含)以上系统、且必须含呼吸系统或心血 管系统或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不良反应; 3、患者出现累及三个(含)以上系统损害的不良反应,且需要抢 救或者住院治疗才可恢复的严重不良反应。 注:如不属于严重过敏样反应,不良反应名称按具体症状填写。 3 严重皮肤粘膜损害药品不良反应判定评价标准 药物所致的皮肤粘膜不良反应是指与使用药品有关的皮肤和粘膜 的损害。 一、皮肤粘膜损害涵盖的内容 病例报告中常见的与药物相关的皮肤粘膜损害不良反应名称 (WHO-ART)、症状、临床诊断,包括:潮红、瘙痒、风团、红斑、 水疱、丘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 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红皮病)型药疹、其他重症药疹、 脱发等。 二、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 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临床特点:①起病急,皮疹多于 1-4d 发病,皮疹累及全身;②皮疹开始为弥漫性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片,迅 速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③均伴发热,体温常在 39~40℃, 肝、肾、心、脑、胃肠等内脏器官常有不同程度受累;④病情重、预 后较差,死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