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提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关系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第一讲 导 论 一、定义与范围: 研究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一门学科。(颜声毅等,1983年) 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之间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等相互关系综合发展 历史的一门学科。(杨闯,1995年) 国际关系史是以国家与国家(包括国际组织)间的政治关系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 象,同时注意国际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文化关系、宗教关系,并使之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而且也不应忽视重 要人物在国际关系演变中所起的作用。(王绳祖主编,1995年) 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公民个人 为什么学习国际关系史 理论与历史、现实与历史 学历史是学其起因、影响和发展趋势 二、 国际关系史与欧洲中心论 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从欧洲产生、发展和竞争、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海上优势和商业优势、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 霸权的斗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家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的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主要线索有三条:(1)欧洲主要国家之间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 权而形成的政治外交关系;(2)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日本向亚洲、非洲、南北美洲扩张,占领殖民地,相互 争夺和妥协的关系;(3)欧洲列强为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在对中近东争夺中形成的所谓东方问题。(杨闯,1995年) 第二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 the Westphalia System 一、“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1618——1648年 ) 1. 战争起因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 (the Reforma),神圣罗马帝国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新教同盟”(Protestant Union) , “天主教联盟”(Catholic Leagues) ,“掷出窗外事件” 2.战争进程 四个阶段: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3年), 丹麦阶段(1625—1629年), 瑞典阶段(1630一1635年), 法国一瑞典阶段(1635一1648年) 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reaty of Westphalia)的签订(1648年 ) 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欧洲领土变更问题:法国、瑞典、勃兰登堡、巴伐利亚、萨克森、荷兰、瑞士 2)帝国的宗教关系: 皇帝建立统一帝国和恢复天主教在欧洲统治地位的企图被彻底破灭了。 3)德意志的国家体制问题: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与和约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对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①和会本身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为近代以后的国际会议提供了初步经验。 ②在实践上肯定了早期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准则。 ③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案例。 ④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 ⑤在西欧开始确立了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 第二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一1658) 1.英国与荷兰的战争 1651年《航海条例》(Ordinance)打击了荷兰的贸易,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胜利,1654年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2.英国参与法西战争 Oliver Cromwell 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政治家和军事家) 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詹姆士二世 James II 1、 第二、第三次英荷战争: 2、光荣革命与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Glorious Revolution) William of Orange 威廉三世 √总结英国早期外交政策:均势外交,均势外交政策对于英国而言,包含两方面的政策取向: ①“光荣孤立”(Splendid Isolation)政策。“孤立”的要义并非“隔绝”,而是英国不订立约束自己行动的同盟条 约,更不承诺为此承担军事义务,只是在欧陆诸强的力量对比势态趋于平衡时,放任其展开激烈角逐而不加干涉。 ②以结盟,分而治之,操纵等为重要手段的干预政策。这种政策定位意味着,当欧陆诸强间的力量对比天平发生倾斜并 出现一国独大的趋势时,作为平衡者的英国绝不会袖手旁观,重新促成力量平衡,以防欧洲大陆内部崛起一个足以对 自己构成威胁的强权。 ③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态势。 √大陆均势政策的缘起:均势外交具有极大的弹性,能够确保作为维持平衡的一方,左右逢源而位居不败之地。 √政治文化特点:用改良的方式、逐渐地平稳地发展,英国的政治意识形态是保守和渐进的。 第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