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表现手段精梳版.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平行----适于表现坚定、呆滞的情绪或加强语气。 如《解放军歌》 《怒吼吧,黄河》 《码头工人歌》等 3.下行----适于表现伤感 悲痛的情绪或放松。如《黄河怨》 《小白菜》等 ., * 旋律线的起伏与人的语言音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示肯定或命令——常常是下行的音调 表示请求或疑问——常常是上行的音调 ., * 男青年礼貌地发出邀请 姑娘羞涩地婉言谢绝 ., * (二)旋律音程不同 1.级进----比较平稳,适于诉说 抒情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或用以表现“流动”(快速) 。如《野蜂飞舞》《沃尔塔瓦河》引子 《春之声》 ., * 2.小跳----可以表现轻快、活跃的情绪,或稍带激动的情绪,或用以表现“流动” 如《再不要去做情郎》 《轻骑兵序曲》等 3.大跳----四度以上,音程越大越激动,如《黄河颂》 ., * 速度、力度 一般来说,激动、兴奋、欢快、紧迫等常用快速;抒情、田园风常与中等速度结合;颂歌、哀歌、沉思冥想往往用慢速。 同一旋律,由于速度、力度的不同,所表示的情绪会有很大的不同 《掀起你的盖头来》 《肯肯舞曲》《乌龟》《can can》 ., * 音色即指人声或器乐的音质。它犹如绘画中的色彩,是音乐形态中直接作用于人耳的最为感性的要素。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在一起同时发响。 《爱人》《青春舞曲》独唱/合唱 《第九交响曲》片段 ., * 调式调性: 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七个以内),并以其中某个音为中心(主音)形成一个体系,叫调式。 大调式色彩一般较明亮1 2 3 4 5 6 7 1 ⅠⅡⅢⅣⅤⅥⅦⅠ 小调式色彩一般较暗淡。6 7 1 2 3 4 5 6 《沃尔塔瓦河》主题 《怨苍天变了心》《啊朋友》 ., * 在大小调中,第Ⅰ级、第Ⅲ级、第Ⅴ级音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叫稳定音级,其中主音最稳定;第ⅡⅣⅥⅦ级音人以不稳定感,叫不稳定音级。 不稳定音级具有进行到稳定音级的特性,叫倾向。不稳定音级按照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级,叫做解决。 ., * (民族)五声调式: 宫调式 1 2 3 5 6 商调式 2 3 5 6 1 角调式、征(zhi)调式、羽调式 五声调式由于缺少半音和三全音的音程关系,音的倾向性不很尖锐。 ., * 六、曲式:乐曲(歌曲)的结构形式。 (一)单一部曲式:只有一个乐段。 1. 单乐句乐段 2. 二乐句乐段:《牧歌》《兰花花》 3. 四乐句乐段:是乐段结构中最主要、最典型的类型。要求各乐句间形成起、承、转、合的结构。 《三.八》 《槐花几时开》《阿里郎》 ., * 4. 多乐句乐段 五乐句《学习雷锋》 六乐句《九九艳阳天》 《欢乐颂》 (二)单二部曲式:由A+B两个乐段构成,A段是主要乐思,B段是进一步的发展,两部分构成一个整体。《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的祖国》《我的太阳》 ., * (三)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构成。 带再现:A+B+A《笑傲江湖》 不带再现A+B+C《歌唱祖国》 《天堂》 (四)复二部曲式:由A+B构成,与单二部曲式相似,但每一个部分是一个单二部或单三部结构。如施光南的《祝酒歌》 ., * (五)复三部曲式: 由三个单二部或单三部构成 A呈示部 + B中间部 + A'再现部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a+b:‖ ‖:c+d:‖ ‖:a+b:‖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 * (六)变奏曲式: A+A1+A2+A3+A4+A5+……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七)回旋曲式: A+B+A+C+A+……   比才:《卡门序曲》 贝多芬《献给艾丽丝》 ., * (八)奏鸣曲式: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是18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用“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 引 子( 有时省略)———呈 示 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展 开 部——再 现 部——尾 声 ., * 奏鸣曲式总是用“快板”写成,所以常被称为“快板乐章”。关于三部分的关系,有人比喻为:呈示部好象是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好象是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再现部则是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尾声是总结。 ., * 奏鸣曲式的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合表现复杂的、甚至是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曲式不但是“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乐章,而且管弦乐“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