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典中药材:白芍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干姜详解 干姜 药典中药材:干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药典中药材:干姜 性状: 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干姜片:本品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 药典中药材:干姜 性状: 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药典中药材:干姜 炮制: 干姜: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姜炭:取干姜块,照炒炭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本品形如干姜片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味微苦,微辣。 药典中药材:干姜 性味: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药典中药材:干姜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药典中药材:干姜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干姜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细辛详解 细辛 药典中药材:细辛 来源: 本品为马觉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莲。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药典中药材:细辛 性状: 北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l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 药典中药材:细辛 性状: ,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lcm。华细辛:根莲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lcm。气味较弱。 药典中药材:细辛 炮制: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阴干。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根茎呈不规则圆形,外表皮灰棕色,有时可见环形的节。根细,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切面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药典中药材:细辛 性味: 辛,温。归心、肺、肾经。 药典中药材:细辛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药典中药材:细辛 用法: 1~3g。散剂每次服0.5~lg。外用适量。 药典中药材:细辛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细辛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详解 炙甘草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来源: 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炮制: 取甘草片,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性味: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功效: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用法: 2~10g。 药典中药材:法半夏详解 法半夏 * 小青龙颗粒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小青龙颗粒配方详解 小青龙颗粒 XiaoqinglongKeli 药典中成药:小青龙颗粒配方详解 配方: 麻黄154g、桂枝154g、白芍154g、干姜154g、细辛77g、炙甘草154g、法半夏231g、五味子154g。 药典中药材:麻黄详解 麻黄 药典中药材:麻黄 来源: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垄。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药典中药材:麻黄 性状: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 药典中药材:麻黄 性状: 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pptx VIP
- 总平图制图规范.docx VIP
- 项目回填土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要求.pdf
- T_CEPPEA 5006.5-2021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理规范 第5部分:光伏发电工程.pdf VIP
- SH_T 3115-2024《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T CEPPEA 5006.3-2021 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理规范 第3部分:电网工程.docx VIP
- 通风空调安装安全教育试卷及答案.doc
- 三年级新生测试卷二(三年级数学考试卷).doc VIP
-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症的诊治.doc VIP
- 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