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DMTG GY002-2020焊接结构件 退火技术规范.pdf

Q_DMTG GY002-2020焊接结构件 退火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DMTG 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Q/DMTG GY002-2020 焊接结构件 退火技术规范 2020-2-10 发布 2020-2-25 实施 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Q/DMTG GY00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工艺所提出。 本标准由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文件由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标准化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超、尹阔、张莹。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 Q/DMTG GY002-2020 焊接结构件退火技术规范 1 范围及目的 1.1 本规范适应于碳素(合金)结构钢的焊接结构件的退火。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便于切削 加工,还能使钢的晶粒细化,以及消除内应力,并为下一步工序作准备。 1.2 焊接结构件的退火,是因为构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了残余内应力,将会使在机械加工 后,引起变形,从而对产品的加工尺寸和装配带来不利的影响。在个别情况下的退火,是为 了避免焊接后机械强度的降低。必须经过退火,消除其内应力的有: 1.2.1 拼合的和有断面的焊接结构件,以及不对称形状的和尺寸长、刚性小,且受单向机械 加工的零件: 1.2.2 在大的动负荷条件下工作的焊接件: 1.2.3 特殊的与工艺要求的构件。 注:一般的须经过退火的焊接零件,均应在图样上的技术要求中予以说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近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923—2008 钢件的退火与正火 QJ/D04.0331—02 退火与正火工艺守则 DB/GY09002-2015 零件外观要求技术标准 DB/GY07002-2015 零件转运过程控制技术规范 3 设备 3.1 台车式电阻炉。 3.1.1 炉体及相关的辅助设备与工具。 4 准备工作 4.1 将准备退火的工件,运至炉旁,并均具有工艺路线单,无工艺路线单,不得入炉退火。 4.2 检查工件的外形尺寸。 4.3 将退火用的设计资料与工艺文件准备齐。 4.4 对设备进行检查、电气线路、炉内状况、周围环境。 4.5 装炉时,垫平工件用的垫块准备齐全。 1 Q/DMTG GY002-2020 5 装炉要求 5.1 工件下面应予以垫平或垂直。 5.2 工件离炉壁及工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 ㎜。 5.3 工件不能相互叠放。 5.4 工件应选择热状态变形最小的位置放置,如半环之类的结构件,开口不得向上。 5.5 材厚相差悬殊的结构件,不得混合装炉退火。 6 退火规范 6.1 开炉(炉门关闭)后,慢慢升温,2h 内,升温到500℃以下;2h 后,以每小时100℃的 速度,加热到620℃~650℃,并保持炉内在加热过程中,各区的温度差不大于15℃。 6.2 加热到620℃~650℃,在炉内进行保温,其保温时间,由计算决定,以焊接零件最厚的 断面为准,每25 ㎜为1h,但不得少于4h (即保温时间,经过计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