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
- 0
- 约1.6万字
- 约 12页
- 2020-06-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7223-2008
- | 1987-01-26 颁布
- | 1987-08-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 7223 87
荣昌猪
Rong Chang sw ine
1987-0 1-26 1987-08-01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荣昌猪 GB 7223—87
Rong Chang sw ine
本标准适用于荣昌猪品种鉴别和种猪等级鉴定。
1 品种特征、特性
荣昌猪是我国有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体型较大、配合力好、经济成熟早、 适应性强、瘦肉率较
高、繁殖力中等和鬃质优良等特点。
1.1 外貌特征
荣昌猪皮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部皱纹横行、有旋毛。体
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 。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乳头6~7对。
凡全身纯白或体躯有黑色,体型短矮,有效奶头不足十二个,以及有隐睾、赫尔尼亚损征者,均不作
种用。
1.2 生产性能
成年公猪体重135kg,成年母猪体重125kg。母猪产仔数11.45头,仔猪60日龄窝重115kg。在中等饲养
条件下,育肥猪7~8月龄,体重75~90kg,在此体重范围内均适宜屠宰。屠宰率68%~70%,瘦肉率42%
~46%,腿臂比29%,每增长1kg全重需消化能50~54MJ。
1.3 配合力
荣昌猪在产区及推广地区的杂交效果及配合力表现良好,与当地品种配合,日增重提高8%~45%;
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瘦肉率,分别比荣昌猪提高16%~19%、6%~22%及6%
~12%。
2 分级标准
种猪评定用百分制记分,按 分总和确定等级 (见表1)。
表 1 种猪分级标准
等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分数 100~90.1 90~75.1 75~60
注:核心群种用猪需在二级以上。
2.1 评定阶段
种猪于2、6、8及30月龄四个阶段进行评定。
2.1.1 2月龄
按双亲成绩及自身体重评定,分数分配为40、60分。
2.1.2 6、8月龄
按自身发育评定,分数分配为体重、体长各50分。
2.1.3 30月龄
按生长发育20分 (体重8分、体长12分)、繁殖性能40分 (活仔数15分、60日龄窝重25分)、肥育性能
40分 (日增重20分、屠宰率10分、腿臀比例10分)进行评定。
2.2 等级标准
2.2.1 公、母猪体重、体长等级标准 (见表2、表3)。
2.2.2 公、母猪繁殖、肥育性能等级标准 (见表4)。
3 评定方法
采用分阶段独立评定方法,按总评分数秩位确定个体优劣, 按分数范围划分等级。
3.1 评定时间
仔猪60日龄;生产母猪孕后50~60天;公猪配种期结束后30天。
3.2 繁殖性能评定
母猪按一、二产及三产以上分别进行评定,未评定的经产猪,应以三产以上各产均值进行评定。公猪
繁殖性能, 应以一个配种期与配三产以上母猪的全数均值进行评定,在无法取 全数均值时,可用母亲的
成绩评定。
3.3 肥育性能评定
母猪应有二头以上同胞或子女的成绩,亦可用同胎未去势后备母猪代替;公猪应有四头以上与配母猪
的后代成绩(每头母猪取二头),亦可用同胞、半同胞未去势后备母猪代替,作为评定依据。
3.3.1 宰前体重
屠宰体重后备母猪75kg,育肥猪90kg,于育肥结束时停食24h测定。
表 2 荣昌公猪体重、体长等级标准
月 龄 评定项目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k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