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培训学校秋季五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期中测试(1).pdfVIP

树人培训学校秋季五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期中测试(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树人培训学校秋季五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期中测试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分) 橱窗( chú chū) 怜悯 (mǐn mǐng) 蒙骗( mēng méng) 不禁( j īn j ìn) 二、默写古诗句。(每空 2 分,共 8 分) 1. 飞来山上千寻塔,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蜻蜓蛱蝶飞。 3. 少年易老学难成,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三、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王维是唐朝诗人,与他齐名的另一位大诗人是 ___________。宋代大文豪 _______对王维的 评价是“诗中有画, _____________。” 2. “山路元无雨”一句中“元”的意思 ____________。 3. “弹琴复长啸”一句中“复”的意思 ____________。 4. “小李杜”指的是 ______和_______。 5. “各领风骚数百年”中“风”和“骚”各指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 书读百遍, ___________。 四、古诗赏析。( 12 分)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陶渊明是 _______ (朝代)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退隐后 __________的心情。( 2 分) 2. 最能体现诗人悠闲自得的经典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 解释下列词语。( 4 分) ①尔: __________②悠然: ___________ ③日夕: _________④相与: ___________ 4.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 2 分)( )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五、文言文阅读。( 10 分)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曲其颈,欲攫而 食之也,而不知黄雀在其后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其下也,迎 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注释:掘株:被挖掘出来之后放倒在一旁的树。 1.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中“其”指代什么。( 4 分) ①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②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③而不知黄雀在其后( )④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 翻译句子。( 2 分)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ei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