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标准
CJJ123-20XX
条文说明
目次 TOC \o 1-3 \h \z \u
1 总则 100
3 给水系统 101
3.1 给水系统选择 101
3.2 常用工艺流程 101
3.3 应急供水 102
4 设计水量、水质和水压 103
4.1 设计水量 103
4.2 水质 103
4.3 水压 103
5 水源和取水 104
5.1 水源 104
5.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106
5.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106
6 泵房 109
6.1 一般规定 109
6.2水泵机组及辅助设施 109
6.3 泵房布置 110
7 输配水 111
7.1 一般规定 111
7.2 水力计算 112
7.3 管道布置和敷设 112
7.4 管材和附属设施 112
7.5 调蓄构筑物 113
8 水厂总体设计 115
9 水处理 117
9.1 一般规定 117
9.2 预处理 117
9.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 119
9.4 混凝 122
9.5 沉淀和澄清 123
9.6 过滤 128
9.7 臭氧 132
9.8 颗粒活性炭 135
9.9 膜处理 136
9.10 消毒 141
9.11 一体化给水处理装置 144
10 特殊水处理 146
10.1 地下水除铁和除锰 146
10.2 除氟 150
10.3 除砷 153
10.4 苦咸水除盐处理 157
11 分散式给水 158
11.1 一般规定 158
11.2雨水收集给水系统 158
11.3 手动泵给水系统 161
11.4 山泉水、截潜水、集蓄水池给水系统 162
12 检测与控制 165
12.1 一般规定 165
12.2 在线检测 165
12.3 控制 166
12.4 计算机控制及管理系统 167
13 施工与质量验收 168
13.1 一般规定 168
13.2 土建工程 169
13.3 安装工程 170
13.4调试及试运行 170
13.5验收 171
14 运行管理 173
14.1 一般规定 173
14.2 水质检验 173
14.3 水源及取水构筑物管理 174
14.4 净水厂管理 175
14.5 泵房管理 177
14.6 输配水管理 177
14.7 分散式给水系统管理 178
1 总则
1.0.1 本条阐明编制本标准的宗旨。
1.0.2 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超出本条文所规定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有关规定执行。近年来,较多省市加强了1000m3/d以上镇(乡)村大型集中供水工程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因此按规模区分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小型供水工程。
1.0.3 给水工程是镇(乡)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给水工程的建设应服从当地镇(乡)村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并结合镇(乡)村现状加以确定。
1.0.4 强调对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5 位于城市供水范围附近的镇(乡)村,通过延伸城市给水管网供水,不仅管理简单、投资较省,而且对水质的提高和供水安全也较有利。镇(乡)村给水的发展思路以集中供水为主、联户供水为辅、分散供水为补充,完善供水体系,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1.0.6 对给水工程近、远期设计年限所作的规定。
1.0.7 镇(乡)村给水工程系统设施简单、工程规模小,同时考虑到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因素,对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采用和选型强调要适合当地条件,并通过实践验证。同时,鼓励研究、推广和应用适合镇(乡)村给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0.8 规定选址应注意的事项。
1.0.9 提出本标准与国家现行标准的关系。在特殊气候与地质构造地区的镇(乡)村给水工程建设,还应遵守相关规范的要求。
3 给水系统
3.1给水系统选择
3.1.1 对于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2 在向远离水厂或局部地形高差较大的区域供水时,如采用统一供水系统,为满足所有用户用水压力,需整体提高系统的供水压力,在造成能量浪费的同时,局部管网长期承受较高压力,不利干管网运行安全。因此对于服务范围广或地形起伏大的区域,采用设置加压泵站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