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地图是最早的文字,比书还要古老。我敢说,人类彼此的沟通,最早写下来的就是地图。大约在一百万年前,时间是一个晴朗的黄昏,地点是东非的大峡谷,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演化中停下来休息片刻。在湖底的泥泞上,他们用一根棒画了几条线,来代表这个湖,代表一条河,一个大森林以及林外若干可以狩猎的好地方。 然后指着说:”这里,小伙子,我们目前在这里,希望明天去那个地方。” ——摘自【美】克莱摩根《地图的魔术》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人在环境中能定方位和寻址,并能在付诸行动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这是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 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 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 美国城市规划教授凯文林奇(Kevin Lynch)——最先对城市居民认知地图进行研究。林奇的代表作:《城市意象》一书,介绍了美国三个城市市民的认知地图。 林奇研究市民认知地图的两种方法: (1)画出草图——根据记忆,在白纸上画出所在城市的地图草图,并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 (2)言语描述——通过访谈或文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特征、独特要素或体验。 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根据林奇的研究,城市认知地图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1.路径——旅行的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2.标志——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在大尺度环境中,标志尤其重要——因为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的全局,只有依靠标志识别环境。 标志可以是日月星辰,自然山川、岛屿、大树等; 在城市中,高度可见的电视塔、桥梁、纪念碑、雕塑、造型特殊的建筑、牌楼、喷泉等都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标识。 有些特殊标志,还可能升华成为城市或国家的象征。 3.节点 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行人集散处。 好的节点应该有方向感强的醒目标志。 4.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空间范围。这一共同特征在区域内是共性,但相对于这一空间范围之外来说,就成为与众不同的特性。 清末民初老汉口中式建筑群 汉口里商街的西式建筑群 5.边界 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包括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越的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示意性的可穿越的界限。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 三、认知地图的特点 (一)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 认知地图具有地理地图的特点,是所在城市居民的长期往返活动、反复体验的积累,远比单纯的知觉与认知丰富,是多维环境信息的综合再现,多维包含具体信息和抽象信息。 (二)模糊性和片段性 认知地图来源于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带有直觉性和形象性,是经过头脑加工过的记忆的产物。 (三)个人差异(对于同一物质环境,不同个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认知地图) 1.当地居民与外来者 2.活动区域 3.性别差异 4.年龄差异 5.人格化地图 四、认知地图的功能 (一)解决空间问题 (二)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 (三)交往功能 (一)解决空间问题 画中包括众所周知的标志和所要交待的地址与重要标志的空间关系。例如一个火车站、一条铁路、一家商店、一座公寓等。 (二)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 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原有环境认知基础上逐步扩大认知地图范围的过程。 (三)交往功能 城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使市民通过共用的符号系统和共同的交往模式联系起来。 城市中公认的重要元素组成了城市的公共意象, 具有一定秩序和意义的环境刺激有利于人们花较少的注意把握较多的信息。 在环境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五、易识别环境的特征 特征主要有: (一)组织与结构 (二)同一性 (三)意义 封闭性所界定的空间范围 连续性产生的韵律 相似性强调的群体 邻近性形成的组团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一)组织与结构(structure) 大城市的主干道对形成城市空间的意象结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道路、节点、标志恰当地组合,就有利于形成凭直觉迅速判断的环境意象,即使环境变得易于识别。 (一)组织与结构 (二)同一性 (三)意义 (一)组织与结构 (二)同一性 (三)意义 (二)同一性 (identity) 建筑群或区域内的某些共性。如统一的建筑风格、色彩、绿化模式、与众不同的控制性标志等,都有助于形成整体感。 万科·第五园 (三)意义 (一)组织与结构 (二)同一性 (三)意义 理解的刺激才能形成记忆,无论是功能意义、文化意义或历史意义,都有助于对刺激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