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组 《石灰吟》 于谦:1394-1453,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进士。宣德时,官至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大理寺少卿。代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加少保。英宗复辟,被害。万历忠,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作者简介 于谦故事一: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12岁。 于谦故事二: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说:“歌咏言,诗言志。”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于谦经过发愤苦学,步入仕途。他的一生,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得罪权贵。因此,朝中一批阴险贪残的家伙恨死了他。他们密谋策划,等待时机,一心想除掉于谦。最后,在一场事变中,这帮家伙挑唆皇帝,杀害了正直无私的于谦,可是正如他早年写的《石灰吟》一诗那样,他那不畏权贵的品格和清白高洁的节操永留人间,后人永远崇敬他、怀念他,而这首《石灰吟》也因于谦而被传诵不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你们还记得哪些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于谦的《石灰吟》。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首总体意思? 这首总体意思: 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即使身体粉碎也不畏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这首诗是借物言志之诗。前二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字,抒发了作者在危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碎骨粉身全不怕”,承第二句来,所以“全不怕”,由于有“若等闲”为之支柱。末句表示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后来为国难献身,英勇牺牲的大节,此诗仿佛预先就表达了。语言明白,内涵深刻,其人与诗,永垂不朽。 品析 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应该用坚定的语气读。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相应部》(Samyuttanikayo)与《杂阿含经》对照表培训讲学.doc
- 《看见》读书心得doc资料.ppt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word版本.ppt
- 《矩形》教案讲解学习.doc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含教案全面版复习进程.ppt
- 《石灰吟》课件教学文案.ppt
- 《石壕吏》教学课件教学提纲.ppt
- 《砌体工程施工》PPT课件教学内容.ppt
-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学文稿.doc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PPT1知识分享.pptx
- 谷雨季节的养生智慧.pptx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认知负荷的平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课程:探究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实验设计与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环境资源法》课件_环境资源法 - 副本.pptx
-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社区参与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进化教学中动画时间线展示的创新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