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4-18 1 学习目标: ? 1 、通过举例明确小说的三种叙述角度特点 ? 2 、分析三种叙述角度的作用 ? 3 、引导思考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 重难点: 1 、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及作用 2 、关于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的思考 与分析 2 第一人称: 探究活动一 作用思考: 叙事者、见证者、参与者 、感受者 例:《祝福》语段: ( P58 ,第 4--13 段) 3 4 ? 分析:关键词 ——“ 豫备 ” 、诧异、悚然(遭了芒刺一般)、 “ 踌 蹰 ” 、疑惑、吞吞吐吐、吃惊、 “ 支梧 ” ? 作用:以 “ 我 ” 的视角将读者带入故事中我是 叙述者 ,同时我也是 参与者 , 通过 “ 我 ” 和祥林嫂的对话,展现了 “ 我 ” 的心理变化, 表明 “ 我 ” 是一个 知识分子的形象 ,着重表现“我”对祥林嫂同情却又 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的窘境。全文“我”是祥林嫂悲 剧的 见证人 。 作用延展:叙述 亲切 自然,给人以 真实 、生动的现场 感,利于描写和抒情议论,尤其利于写心理 有限视角 5 第二人称 ? 作用思考:感受者 对话式叙述 ?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 “ 你 ” 的一种抒情 目光,将 “ 你 ” 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 物(你)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理解、 欣赏、责怪等褒贬情感的意味。 例 :《棋殇》 “168” P39 6 7 此文交待背景,便于叙事、抒情,将对方的心理变化过程(高 兴 -- 平静 -- 悔恨)较好地展现,有利于明确主旨,便于读者理解。 作用延展:便于感情交流,增强 抒情性 和亲切感 有限视角 8 第三人称 ? 作用思考:讲述者、旁观者 例:《祝福》语段 ( P61 ,第四段) 9 10 ? 内容分析: ? 祥林嫂的外貌、背景、特点和工作环境, ? 其他人的反应和特点(四叔、四婶) 作用延展: 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灵活; 客观公正,利于评论分析; 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全知视角 11 小结: 第一人称 “ 我 ” 亲切、真实、抒情、议论 见证者 人物、情节、主旨 参与者 人物(关系)、情节、主旨 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 “ 你 ” 抒情(情感变化)、评价 (褒贬) 感受者 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 第三者 旁观者、讲述者 全知视角 叙事自由 客观公正 便于评价 12 旧题重做 《老校长的雨靴》: 小说中“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 “ 我”从 第一人称叙事 ,是故事的 叙述者,参与者、见证者 ,使 故事 真实可信 ,使老校长形象更 真实可感 。 2 我“作为 线索人物 ,贯穿小说始终,通过我的见闻感受展开故事 情节, 使故事完整紧凑。 3 、我” 衬托 了老校长的形象,我先后心理的变化 对比 ,突出了老 校长的乐观豁达、以苦为乐, 使其形象 更 鲜明 。 4 、“我”是一个青年乡村教师形象,小说歌颂了以老校长和“我” 为代表的朴实、安贫乐道的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 突出主题。 13 典型试题 1 、《老校长的雨靴》试题回顾: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 6 分) ① “我”是第一人称,是故事的 参与者 、事件的 见证者 和 亲历者 ,使老校长的形象 更加真实可感。 ② “我”是 叙述者 ,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 以苦为 乐、乐观豁达 的形象。③“我”是 感受者 ,“我”前后 的心理变化, 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 ,深化了 小说的主题。( 6 分。每点 2 分) 14 “ 林黛玉进贾府 ” 众多人物的叙述 ? 采用转换叙述角度 ? 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 ? 通过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 写出了 贾母及其他重要人 物外貌特点 ? 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 写出了 黛玉的外 貌与风度 ? 这样使叙述既具有 客观特征 ,又有叙述主体的 主观感情 , 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效果很好。 15 2 、《祝福》中的两个语段: 体会 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 16 思考: 《祝福》中叙述视角有哪些变化?有什么效果? ①首尾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同 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 林嫂的生平。 ②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是从“鲁镇人”视角出发, 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接叙述; ③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因此, 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 这样做兼顾叙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情节更简 洁,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17 小结: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的思考方向 ? 人物:角度人物的身份、内心、感情变化 ? 情节:推动发展、氛围特点 ? 主旨:情感多样、多角度 充分理解把握设题内容的特殊性 18 四、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