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观期末测评标准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中国文化概观》试题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2 页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文化概观》期末测评 2013年6月 姓名: 专业: 辅导员: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 儒家 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2、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 经学 、魏晋 玄学 、隋唐 佛学 、宋明 理学 、明清 实学 、乾嘉 朴学 。 3、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 、学等形成。自 周王朝 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4、中国的四大发明是 、 、 、 。 5、齐国的 稷下学宫 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6、明代最大的类书是 《永乐大典》 。 7、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 解元 ,会试第一名叫 会元 ,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 三元 。 8、中国古代书籍的代称是 “三坟五典” 。 9、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 《 史记 》 ,最后一部是 《 史记 》 。 得 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2、清代朴学 是乾隆、嘉庆年间出现的以考据为主要治学内容的学术思潮,这种学术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轻义理,因此被称为“朴学”。。。。清代学术汲取晚明学术游谈心性、空疏误国的惨痛教训,以求真务实的考据之学为主导,考据、义理、辞章相结合,形成质朴实在的学风,因而清代学术被称为“朴学”或“实学”。 得 分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答案: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秦汉:一同帝国与文化统一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隋唐:隆盛时代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与融汇 明清:沉暮与开新 2、地方志的作用是什么? 地方志的根本作用归根结底就是“服务”。为大汉的兴盛发挥了巨大作用,“修志为用”,历朝历代都把修志作为一种官职、官责。 地方志可为地方各级政府迅速、便捷、正确、全面了解和掌握地方各方面情况以正确决策施政提供服务,它是地方各级政府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正确施政的辅助工具之一。 地方志不仅追述当地历史,而且载述当地现状,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有益于处理当今出现的纷繁复杂的事宜。 方志可为科学研究、科技发展提供参考和信息,可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 方志可为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服务。 得 分 四、论述题(30分) 1、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 一、“生知”与“学知”的矛盾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其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论语*季氏》,以下引证只注篇名.)孔子的“生而知之”是唯心主义的,但其“学而知之”包含唯物主义内容,由此形成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他还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等人与下等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可改变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这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他虽然承认“生而知之”,但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此说明孔子崇尚古人勤奋学习求得知识.勤奋学习,对适应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不断学习.否则,他将被社会所淘汰.

文档评论(0)

177****7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