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思想汇报:看农村之变化.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10思想汇报:看农村之变化 尊敬的党组织: 母亲曾几次大发感慨:我原以为有两眼窑,就够住了,万万没有想到还要 母亲每一次所发感慨,虽然形式大致相同,但内容稍有不同。她最后一次 大发感慨时,他们家已经搬到陕县锦绣园小区的别墅里去了。那是一套两层小 楼, 290多平米,坡形屋面,有花园、有车库,水电暖齐全,装修豪华,这是 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所不曾想到的。她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甚至悄悄爬上阁 楼,吓得我们大呼小叫,唯恐她有啥闪失。这所别墅唯一显现农民特征的,是 原来的草坪被改一畦畦菜地,青的绿的紫的红相杂着,别有一番意趣。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母亲感慨中的两眼窑是什么样子呢?那是我和哥哥的出生地,我们在这两 眼窑洞里,曾度过 18 年的岁月。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我们住在三门峡市陕县大营镇温塘村,过去村里多地坑院,我们的两眼窑 洞就在村南的一个地坑院里。从父辈们的口中得知,那所院子落成于 1944 年, 令大家记忆深刻原因不仅因为那一年我的父母大婚,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一天日 子鬼子打了过来,母亲被抓,最后跳入了深沟才得以幸免于难。那院子后来也 被鬼子所占,做了他们的指挥所,年幼时我还看到过墙上的日文报纸。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那所地坑院占地足有一亩大,外面有围墙,有大门和门房,小时候我只看 到残破的围墙,看不到大门和门房了,也许它们毁于战火吧。门房的旁边有坡 道,顺着坡道的台阶拾级而下,通过三道门,便可下到地坑院里。我们的院子 就像一口巨大的井,深约五六米,四面凿着十一眼窑洞,院中深挖一井,叫渗 坑,用于排水。这十一眼窑洞,一眼是公用厕所,五眼属于我的大爷大奶,三 眼是我二伯家的,两眼是我家的。看来这所院子当年是爷子辈的人合伙挖的 了。我家北窑里有一通火炕,一张柴火桌子,两张柴火椅子(没有油漆的家 具),除了吃饭的家伙,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因为北窑朝阳,一家人一年多住 于此。西窑也是一通土炕,一张油过漆的桌子,两张椅子,一个木柜。几家人 在院子里养着猪、牛、狗、鸡等家畜,院子里整天是鸡鸣狗叫,猪跑羊叫唤, 又脏又乱。那时候村里也有平院子,但基本上都是土窑洞,家里的情况也基本 相似。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小时候我很奇怪,大家为什么非要挖坑而居呢?出入多不方便呀!挑水, 下粮食,出粪,样样都是出力活,靠的是全人的肩膀呀。如果渗坑淤了,遇到 夏天下暴雨,还有被淹的可能。我记得很清楚,一下暴雨,父亲便光着脚,披 着雨衣,顾不上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拿着铁锨跑崖顶堵水引流去了。我们也 都养成了习惯,如果天变了,会自觉拿着锨到崖顶上找老鼠洞,蚂蚁窝,用土 夯实,以防雨水顺洞钻进来,淹了我们的地坑院。我一向很惧怕地坑院那长长 的坡道,如果回来晚了,常常在窑坡口逡巡再三,如果等不到人和我同路,得 唱着歌才敢下去。哥哥们时常恶作剧,突然在暗处一声怪叫,我立刻尖叫一 声,瘫软在地上了。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住到平院子里。然而这种期待 是漫长的,小学,初中,以至升到高中,村里还是老样子,我们家也还是老样 子。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1978年,哥哥高中毕业,回来即做了生产队的保管,他像所有知识青年一 样,立志要改变农村的面貌。然而仅仅一年时间,这个 16 岁的少年就深深体味 到农村的贫穷、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艰难。生产队的人可以因为芝麻大的小 事,吵闹几天不止。大家出工不出力,一起混着贫穷而单调的日子。我们家人 口少,父母吃苦能干,一年下来,也只有百而八十块钱的节余。 1979 年,温塘 村的土地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哥便辞去了保管的职务,和几个人远赴兰 州炸麻花卖。两年后他回来了,不仅带回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还有几 千块现金,他还非要把父母从三爷家继承的三眼平院土窑扒了,盖成平房。 1982年,房子盖成了,他又花了四百块钱,抱回了一台 12 吋的电视机。记得 当时电视上正热播《霍元甲》,村里人听说我们家买了电视机,都跑来了,父 亲只好把几块板子用砖头支在中间的大屋里,供大家坐。我们家人如果没有提 前坐进去,就只能坐在屋外听声音了。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