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 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 对比 , 表达了 作 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 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 对比 其他表现手法 其他表现手法 用典、联想、想象、烘托、 渲染、象征、对比、照应、 动静、虚实、正侧、赋比兴、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 大、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以 景作结、乐景写哀情、语序倒 置等。 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 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 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 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等等 。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 1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 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 2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 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 在眼前。 ( 3 )、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 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 之 诗歌的表达技巧 ?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抒情 、议论) ? 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 排比、反复等) ? 其他表现手法(艺术技巧、) (用典、联想、 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照应、动静、 虚实、正侧、赋比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以景结情、乐景写哀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又称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等。 诗歌中写景的常见方法 1 、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动静结合 3 、绘色、绘形、绘声 4 、虚实结合 5 、白描 6 、多种观察角度 7 、多种意象的组合 …… 正 面 描 写 侧面烘托 表达方式 表 达 方 式 记叙、议论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描写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 侧面描写 )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王昌龄《闺怨 》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 ( 议论)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记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听到友 人被贬后的愤慨和哀怨之情。 几种值得注意的描写方式 (一)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 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 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服务的, 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作者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越容易把握。 细节描写是鉴 赏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 落灯花。 “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似乎只是诗人一个无意 识的动作,然而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却将诗人焦躁与 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 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下意识地用来 敲打,正体现了诗人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 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合着诗人失望焦躁 的情绪。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作一种 单调机械的动作,象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沉寂、 冲淡忧虑,诗人这里的“闲敲棋子”,正是这样的动作。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 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 验证一下自己的疑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 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了“又 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 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 千言万语, 惟恐遗漏了一句。 (二)、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诗歌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 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 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 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 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 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 —— 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 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 声 —— 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 静。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