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9.3+证明标准.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证明标准一、证明标准的概念证明标准,是指基于当事人提出的事实主张和证据,法官形成内心确信所要达到的程度或最低限度。假设:X=证明标准Y=双方当事人提出证据并围绕证据进行质证辩论法官心证会在Y的上下“拉扯”之间变化。二、证明标准与发现真实客观真实法律真实证明标准尽管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和规则,但是发现的结果与客观事实之间必然还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法院发现的“真实” 只能是“很有可能如此”的事实真相,或者称为一种“高度盖然性”的事实真相。证明标准正是对这种“很有可能”或者“高度盖然性”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证明标准是法律真实的认定标准,证明标准是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距离调节器。二、证明标准与发现真实(一)客观真实1.客观真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可能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客观事实发生后总要留下痕迹,被人们感知,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认识客观事实。2]必要性:从程序正义的理论来看,诉讼的最终目的应当以符合正义要求的方式解决冲突,求得诉讼过程的公正性。如果诉讼过程,包括证明标准不能保证实体真实,不能保证查明客观事实,那么,这种程序很难说是公正的。二、证明标准与发现真实2.客观真实的局限性1]公正和效率永远是我们要追求的目的,不能以公正为由无限期等待事实查清,如果永远查不清,那是不是永远不判决,不判决不能称之为公正,也没有公正。2]事实上不可能做到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不可能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我们能做的只是根据留下的物品、痕迹尽可能恢复原来的事实,恢复可能逼真但不可能重现。3]原始状态下的事实属于自然事实和自在事实,他不会主动来证明案件,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各种各样的痕迹、物品、观念综合起来加以重现。二、证明标准与发现真实(二)法律真实司法活动中人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符合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真实,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是在具体案件中达到法律标准的真实。三、证明标准的确定(一)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实行“盖然性占优势”证明标准,即审理案件事实的陪审团或者法官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比较后,根据说服力较强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是否存在。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是“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后,在内心有相当大的把握相信该事实已经发生,并且已经发生的可能性大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三、证明标准的确定(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民诉法解释》第108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民诉法解释》都109条: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三、证明标准的确定1.“高度盖然(可能)性”的证明标准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反思:第二款中“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的合理性。三、证明标准的确定(二)“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对主张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口头遗嘱、口头赠与等特殊事实的当事人,其所提供的证据证明此类事实为真的程度,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这一类似于刑事诉讼所要求的更高证明标准(三)其他证明标准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