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秋中东局势动荡与西方的干涉主义1培训教材.ppt

11年秋中东局势动荡与西方的干涉主义1培训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人权民主的旗号成了西方获取自己战略利益的工具,所以比起关注改善自己的人权问题来,美国更乐于关注别国的人权,更愿意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并希冀以此站上道义的制高点,增强软实力,以此获取自己的战略利益。 再次,实行双重标准,常常使干预者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一地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美国推动“大中东民主计划”的过程中,哈马斯在加沙地区的选举中胜出。美国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因此,对于这一选举结果采取了拒绝接受和不支持的态度,但又无法改变这一选举结果。 最后,双重标准的实质是霸权利益至上。如上所述,美国所以长期支持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是因为他在美国实施中东政策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当埃及局势动荡,穆巴拉克大势已去的时候,美国就毫不犹豫地转向反政府势力一边。其中的逻辑就是实用主义。 四、中东局势动荡的透视 1.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 美国未来仍将是中东地区的主导者,但不再是唯一有决定权的国家,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将有所增强。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标志着其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下降。 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使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力量进一步削弱。美国曾经是海湾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但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 * 中东局势的动荡 与 西方的干涉主义 主讲人:李淑珍 一、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 二、对利比亚的武力干预 三、国际干预的双重标准 四、中东局势动荡影响 中东地区,包括阿拉伯国家,还包括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塞浦路斯。 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共22个,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亿,包括:西亚地区的12个国家: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也门和阿曼;北非的7个国家:埃及、苏丹、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东非地区的2个国家: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太平洋西部的1个国家:科摩罗。 今年初到目前为止,中东地区持续动荡,先是突尼斯、埃及、利比亚,接着是巴林、阿曼、也门和叙利亚等国家。 一、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 1.分配不公、贫富悬殊 以埃及为例,占埃及总人口20%的富裕阶层占有社会财富的55%;占人口20%的中产阶层占有社会财富的27%;占人口60%的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只拥有社会财富的18%。2009年埃及GDP为1621.4亿美元,但是穆巴拉克执政三十年,其家族的财产居然高达500亿-700亿美元。 阿拉伯国家的财富增长主要来自石油等资源。但是,资源带来的财富由于不能大体公平分配,于是,对“资源的诅咒”产生了。没有计划生育法律的阿拉伯国家,剧增的人口差不多都是“贫下一代”,加剧着从“经济增长”和“资源开发”中没有相对受益的大多数与主导财富结构的统治集团的矛盾。阿曼的示威群众提出的要求就是“把石油收益平均分配给全体阿曼人”。 2.失业率攀升 这是年轻人不满乃至上街示威的重要原因。阿拉伯穷国的失业率一般都在30%到40%,甚至更高。 3.腐败现象严重 再以埃及为例,贪污受贿、收回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埃及人的工资很低,公务员的月工资一般不会超过人民币1500元。这在埃及属于中下等收入。然而,一些官员却常常能住好楼房、开好车。 4.体制僵化,改革滞后 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大多执政多年。83岁的穆巴拉克在位近30年,突尼斯本阿里总统当政23年,萨利赫在也门掌权3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1969年上台执政至今。另外,“世袭制”也在阿拉伯世界普遍存在。 巴林人在游行时高喊“我们只有一个要求,暴君倒台!” 沙特阿拉伯的100多个学者、民主分子和商人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呼吁沙特进行重大改革,包括推行“君主立宪制”。 上述导致中东动荡的原因的出现,与现行的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特别是与美国有着重要的关系。 首先,有学者指出中东国家掉入了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的陷阱。 国家之间角逐富强,说到底实际是各个国家产业水平在世界产业链中位置的竞争,毫无疑问就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工业化的国家,能够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家,能够真正地走向富强。当年不管是英国也好,美国也好,德国也好,包括日本也好,他们在崛起过程中,都注意到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对于实现富强的重要性。他们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往往是先保护后开放,也就是说,等本国的民族工业壮大到相当程度,足以在与国外的民族工业进行竞争时,能够获胜的时候,它再推动对外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主义事实上是西方崛起的一个秘诀。 但是,在西方推行的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那些还没有建立起自己民族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