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新闻稿两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腊八节新闻稿两篇 今天是腊八节,腊八粥摆上了很多家庭的早餐桌。早在前几天,熬腊八粥用的原料就成了超市的热销货。一些超市为了满足市民需要,除了零散销售各种腊八粥原料外,还专门推出了配好的八宝米,颇受消费者欢迎。 在华北商厦超市,杂粮专柜前顾客络绎不绝。从1月开始,杂粮销售就呈现上升势头,价格比去年略有提高。杂粮品种多、包装小,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这几天,燕麦、红小豆、黄豆、黑豆、黑米、黄小米、薏米销量相当不错。当然,最受欢迎的是八宝米,价格分别是5.8元/斤和6.8元/斤,一位正在选购八宝米的顾客说:“买八宝米就是图个方便,里面连冰糖都配好了,回家倒在锅里一煮就行,价格也挺实惠。” 民俗专家介绍,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吃腊八蒜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1月8日,农历腊月初八,是喝腊八粥的日子。府山街XX县学街社区义工和天宁寺里的法师已经忙碌开来,他们正在为腊八节施粥进行准备工作。 清晨5点10分左右,天还没亮,老年人居多的市民群体就带着碗前来排队领取腊八粥,不到施粥时间,施粥点已经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大家都在风雨中等待着,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她们却都笑容满面。 不到5点30分时,随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出炉,府山街XX县学街社区义工志愿者开始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分发腊八粥。满满的一坛腊八粥几分钟之内就分发得干干净净。 截止到10点30分左右,府山街XX县学街社区义工和天宁寺法师已经熬制并分发了两万多碗腊八粥。 今天是腊八,一碗腊八粥端上桌,粥香盈鼻,两颊生津。 从腊八起,年关渐近,年味渐浓。 腊八过后,还有送灶。各地不一样,有的是腊月二十二,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送灶过后,鞭炮声稀稀落落的四处响起来,乡下人就开始忙着筹备年货,准备过年了。 小的时候,对腊八没有多深的印象。也许一碗腊八粥并不能让我们这些久违荤腥的小馋虫解馋。我们盼望的是送灶。故乡的风俗,送灶的时候,家家都要蒸包子。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包子,确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雪白的面粉平时是吃不上的,都是玉米糊。祖母一早就起来,和好面,放在脸盆里,盖上一条毛巾,再放在有热气的锅灶上,好让面发酵开。从地窖里取出入冬后窖藏的萝卜,砸开结着厚冰的池塘,洗净,回来切成丁状,加上丁状的肥肉和葱、姜等佐料,做馅。自然也是以萝卜为主,现代人很少下箸的肥肉,只是点缀而已。 也有用自家腌制的雪里红做馅,蒸咸菜包子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煮好糯米饭,拌上荤油、酱油,加上葱姜等佐料,做类似烧卖的糯米包子。 一年中,也只有岁末才能做上这一次包子,一般的人家都是倾其所有,尽量多做一点。天冷,也不一变质。这样,在以后的十天、半个月内,除了玉米糊,还能吃上美味的包子了。 接着,就是等着过年了。 过年有新衣服穿。那时商店是不卖成衣的,都是用布票买来布,请裁缝到家里来做,真正的量体裁衣。那时乡下的裁缝是专业技术人员,很吃香的,到年前更是如此,要预约。男孩子的衣服千篇一律,不是兰卡其,就是草绿色的卡其,是那个年头长盛不衰的流行色。穿了新衣服,才真的叫过年。 穿之外,想到的就是吃了。祖母、母亲在锅灶边炸油豆腐、圆子的时候,我们就不停地找个借口蹭到厨房间。即使一块味道寡淡的油豆腐也是吃得津津有味。运气好,能吃上一块刚煮熟的咸肉。 年初一,一般是不会睡懒觉的。一来是年三十的年夜饭吃过后,没有电视看,没有娱乐活动,早早的就睡觉了。二来初一开始,就要拜年。舅舅为大,靠得近的,外甥们就要带着礼物去舅舅家登门拜访了。即使不去看舅舅,也要挨家挨户地拜年。走进家家贴着红艳艳对联的大门,迎接的多是女主人。一声甜甜的“大妈新年好”、“大婶新年好”,换来的是一把炒瓜子、炒蚕豆。运气好的,能收获一些云片糕、炒花生和糖果。尽管都是现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零食,但对我们来说,都是无上的美味,所以我们乐此不疲,尽量赶在别人前面去拜年。小半天,生产队的每家每户都跑到,口袋里早已是鼓囔囔的了。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过年情景,是淡淡的忧伤和甜蜜。 物质生活的匮乏,并不意味着精神生活的贫瘠。小时候急切盼望着过年,一方面是那段日子可以有饕餮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恨不得自己有两个肚子,装下那些平时很难吃到的佳肴。但另一方面,那时的年味也确实很浓。贴春联、炸鞭炮、放花灯……正月十五前,都能看到拖老携幼、络绎不绝走亲访友的人群,整个乡村的空气里,都洋溢着喜气。那是现在许多人不时回味、却难以再现的一

文档评论(0)

scj112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605213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