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药物学考试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美容药物 :以美容为目的,用于美容治疗、 保健和维护人体健美而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 制剂。能够与机体相互作用,具有体内过程。 二、透皮吸收 1、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美容药物制剂涂于皮肤后,其有效药物成分经释放、透入皮肤 并到达皮肤组织深部发挥药物作用的过程。其有效药物成分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其进入体循 环,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2、透皮吸收途径: 经表皮直接透入: 细胞通路、细胞间通路 经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透入 3、透皮吸收过程: 1.由基质向角质层的分配 2.通过角质层的转运 3.从角质层向活性表皮的分配 4.通过活性表皮 /真皮的转运 5.体循环分布和消除 4、影响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1、药物的化学结构 前体药物:无药物活性但具有优良的透皮吸收性,透皮吸收后经生物转化(酶反 应或机体内其他反应)生成原来的活性药物。 2、药物的分子量和油 /水分配系数 药物的油 /水分配系数——药物在油相和水相中的分配比例,反映了药物分子的亲 脂特性。 3、药物的解离状态 非解离型药物分子容易透皮吸收。 (二)美容药物的给药系统 1、剂型的影响 药物越容易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越有利于其透皮吸收:凝胶剂、乳剂型软膏、脂 质体、微乳等。 脂质体: 以磷脂和胆固醇为基材,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而形成的微型囊泡。 微乳: 粒径为 10~1000nm 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胶体分 散系统,由水相、油相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低粘度、各向同 性、热力学稳定的溶液体系。 2、基质的影响 3、透皮促进剂的影响 (三)皮肤的条件 1、皮肤的水合作用: 皮肤外层角蛋白或其降解产物具有与水结合的能力。 2、皮肤状态 3、皮肤部位 4、皮肤温度 5、皮肤的储库作用 5、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药剂学法:透皮促进剂 物理学法:超声波导入法、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化学法:合成前体药 6、透皮促进剂 ——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进入循 环系统,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物质。 1.透皮制剂的特点: (1)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无毒、无刺激 (2)稳定的理化性质 (3)速效、长效性 (4)可逆性:透皮促进剂撤除后,皮肤的屏障功能迅速恢复 (5)单向性:透皮促进剂只会单向降低皮肤的屏障功能,内源性物质不会通过皮肤扩散而 损失 (6)经济性,价格低廉 (7)易铺展、良好的肤感 2. 透皮制剂的作用机制( 脂质——蛋白分配理论: LPP 理论) 破坏高度有序的细胞间脂质的结构、 与角质层蛋白相互作用、 提高药物在基质与皮肤间的分配 3.常用的透皮促进剂: 月桂氮卓酮 (氮酮)类: 药理作用: 1、透皮促进作用 2、 抗炎、止痛和止痒作用 二甲基亚砜类 萜烯类:薄荷醇 1、透皮促进作用 2、清凉、止痛作用 冰片 1、透皮促进作 2、抑菌、抗炎、抗生育,提高耐缺氧能力 表面活性剂: 促透作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 脂肪酸类: 油酸: 与细胞间脂质结构类似, 有效影响角质层脂质结构的有序排列,增加 脂质流动性,促进药物的渗透。 脂类:丙二醇: 使角质层中角蛋白溶剂化 7、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是指在电离子导入仪器施加的电场作用下,能有效增加离子型药物的 透皮吸收的一种经皮给药的物理促透方法。 (一)作用机制:电场力作用;电渗作用 (在荷电的多孔膜上施加一定电压,膜两侧的液 体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孔道形成作用;旁路途径;电斥作用 (二)影响因素:电学因素;药物因素 (药物分子量、解离性质、疏水性和药物浓度) ; 生理因素 (皮肤状态,皮肤中酶 );透皮促进剂 (三)应用:瘢痕;脂溢性皮炎;手足多汗症;局部麻醉;其他 8、超声波导入: 用超声波能量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是一种经皮肤和黏膜给药的物理 促透方法。 (一)导入机制:热效应;空化作用 (指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引起介质和细胞内气体 分子、气泡的振动,气泡收到破坏而形成空隙或空囊) ;声致微流作用 (多孔介质暴露在超 声波场中时产生液体流动) ;机械作用 (二)影响因素:超声波性质;药物性质;皮肤部位 (三)应用:瘢痕的治疗;黄褐斑的治疗 三、美容药物常用剂型——溶液剂、乳液及膏霜、面膜剂、凝胶剂 1、溶液剂 ——药物分子以分子、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一)增加药物溶解的方法 (1)将弱酸或弱碱性药物成盐 (2)复合溶剂:潜溶剂: 乙醇 -水 , 乙醇 -甘油, 丙二醇 -水,聚乙二醇 - 水 潜溶: 在复合溶剂的种类不变时, 药物的溶解度随着复合溶剂中各溶剂的比例变 化而变化,当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迅速上升,出现极大值。 (3)加入助溶剂: 无机化合物,有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