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法2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社會研究法 II 03/23/2009 本週進度 確認分組名單 如何選擇質化研究的題目? 資料現場的詳細評估 為什麼要回顧文獻? 分組報告 確認題目 分組名單 助教/TA 1-3:奕綺 pencilbox77@, 4-5:葉 怡君 yij1219@.tw, 6-8:郭峰誠 pc.yunfeng@ 9-11:黃 政閎 smile121885@ 如何選擇質化研究的題目? 從你的立足點起步 科學之外的關切點 研究者要立志究明其帶入社會分析現場的關切事項。理想中,研究者的關注點會和社會科學的關切是向重疊或有所關連 兩種類型: 當前際遇的偶發事故 早期際遇及個人史的偶發事故 駐足在你的立足點上: 提醒之言 過與不及 不僅站在自己的立足點上,還把自己當作研究的主題 自傳式民族誌autoethnography 或 自傳式社會學 autobiographical sociology Tell you story 利用自己的故事社會學分析 問題: 自我沈溺 (borderline self-indulgence) 過渡自我反射 強烈建議初學者避免如法炮製,尤其以初學者為然 質性研究的作業 本學期共有三次的作業繳交,分別是 4//13 繳交第一次作業:質性研究計劃書 5/04 繳交第二次作業:質性資料收集進度報告 6/22繳交第三次作業:質性研究報告 質性研究計劃書 計劃書的要求 一、題目:明確,簡潔。 二、字數最少為4,000字。 三、應包括兩個部分: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應該點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明確地指出研究的對象。 文獻探討應幫助讀者了解本領域之發展現況、使讀者了解本研究和先前研究之相關性。 在計劃書中,至少要與一篇既有的研究作品進行深度的對話。(建議從台灣社會學刊、台灣社會學、研究台灣或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教育與社會研究)搜尋(必須為學術期刊) 在計劃書中,也要提到進行研究之前的預測、預期的發現。 四、寫作格式根據《教育與社會研究》稿件格式。見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網站。 要注意其中的分段與引文、參考文獻的規定。 五、文字: 錯別字、標點符號、分段 六、不可以抄襲。 構思研究題目: 從你真的很想去瞭解的問題開始 好奇、矛盾、與衝突 經驗現象與理論、常識不一致 道德上的矛盾 有趣、有趣、有趣 可以從生活週遭的現象找到研究對象,但是所提的問題需要具有知識上的意義。 研究問題可以被設想為是一種對話、質問、反駁。一種構思的方式,在於挑戰既有的理論觀點,亦或是挑戰既有的常民之見(common wisdom)。 對理論的重要性 解決文獻中所存在爭議(例,性工作者的自主性、MUD 闡明或評價文獻中未受到質疑的假定(例,女性主義、後殖民研究的貢獻、助產士作為低技術) 利用某一領域的文獻中的理論,來解決其他領域的文獻中的既存問題 挑戰常民認知的方式,有下面的例子: 在一般人看來,讀言情小說的女生都是不聽話的,讀言情小說會讓女生變壞。但是實際上的情況到底為何?讀言情小說是否代表女性意識萌芽,挑戰男性的文化霸權,學習另一種屬於女性的性愛觀點? 在以往,以信用卡購物,導致債台高築,被認為是缺乏自制、不負責任的表現。在目前,「卡奴」被認為是受害者,他們是被不實的信用卡、現金卡廣告所蒙騙,被貪婪的金融財團所虜獲。到底,卡奴是不負責的,亦或是受害者?在現實的情境中,卡奴的消費支出到底是以何種類型為主?是否可以進一步對於所謂的卡奴進行分類,並且探討其原因? 一般而言,從目前的社會爭議下手,會是一個有潛力的出發點。 挑戰既有的理論預測,一個可以採用的方式在於,尋找不符合理論預測的個案(deviant case)。舉例而言,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指出,學業成績與家庭背景有密切相關。族群優勢、階級地位、父母學歷、城鄉位置等因素會影響學童的學校表現。因此,一個大致上可以接受的預測是,外籍配偶的子女會有學校適應困難,他們的學業表現也比較弱,因為他們通常具有弱勢族群文化、中低階級、家長低學歷、鄉村等背景。如果可以找到若干學業表現優異的個案,並且深入探討其原因,將有助於我們修正既有的理論預測,或者是進一步發掘其他被忽略的限制。 有時候,研究問題也可以同時挑戰一般看法、並且修正、彌補既有的理論。舉例而言,一般人認為環保運動即是保護共同環境,因此,是對於所有的人都有利的事業。在理論上,社會學指出,環保運動具有濃厚的中產階級性格,因為他們是要求生活品質的改善,而不是物質生活的提升。儘管這兩種看法並不相同,但是卻有共通之處,包括 (1)環保運動不是追求物質的階級利益 (2)環境保護對於不同階級成員都有利。在此,一個可以探討的方向,是否不同的階級會產生不同的取向的環境需求,也產生不同的環境觀點? 請注意研究問題的提出、研究假設的提出、與資料收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