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与对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摘要: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方式正在悄然发生一些改变, 如传统上占重要比重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正在逐步衰退,让步于托收或 汇款结算方式;国际结算中的混合结算方式日趋增多;国际结算的电子 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结算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日趋普遍等。文章研究了这些最新变化趋势的原因、风险及对策,为 广大对外贸易企业安全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 :国际贸易;国际结算方式;发展趋势 ;对策 一 、导论 国际结算是指国际间因经济、贸易、文化、政府交流等所引发的 债权和债务关系国的清偿或货币收付活动。其中,具有贸易背景的国 际结算被称为贸易国际结算,而不具备贸易背景的被称为非贸易国际 结算。非贸易国际结算以汇款为主,操作比较简单,风险小。而通常情 况下,贸易国际结算较为复杂,风险大,也因此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 众所周知,国际结算通常分为三大支付或结算方式,即汇款、托收 和信用证。其中,汇款又可以细分为预先付款、延期付款和赊账销售 等;托收又可以细分为即期(付款交单)托收、远期(付款交单)托收和承 兑(交单)托收;信用证也可以细分为备用信用证、保兑信用证、对开信 1 用证、循环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红条款信用证等等(黎孝先,2000)。 不同的支付方式意味着不同的银行费用、风险程度和办理程序。因此, 进出口双方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结算方式,对保护其特定国际贸易方 式的安全与效益至关重要。 一般地说,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是基于各方当事人对该方式的风 险程度考量。我们从表 1 可以清晰看出,出口方最倾向选择的国际结 算方式是预先付款(Cash in advance),进口方最希望选择的国际结算 方式是赊账销售(Open Account),而这些方式的最大 问题是各方的 风险程度极度不均衡, 即一方的风险极小而另一方的风 险极大。相比之下,信用证(L/C)和托收(Collection )则处于对进出口 双方来说风险程度相对适中或均衡的位置。通常情况下 ,信用证对 出口方以及托收对进口方的风险相对较小。 表 1 :国际结算方式风险程度对比表 出口方 最 低 风 险 → 最高风险 预先付款 跟 单 信 用 跟单托收 赊债销售 证 最 高 风 险 ← 2 最低风险 进口方 在国外,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信用证曾是全球国际贸易中出口 方的首选结算,方式,在 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占比高达 85%郭建军, 2005),因为这种结算方式总金融经济研究、企业管理研究等。体上对 买卖双方所提供的保护比较均衡,不像其它方式那样,对一方非常有 利但可能对另一方非常不利。相比之下,信用证结算方式,一方面,使 出口方可以通过银行信用凭证,在发货、提交相符单据条件下获得货 款安全保证 ;另一方面,使进口方可以通过规定所需要的信用证单据 条款,来获得自己的付款安全和按时收到货物。然而,20 世纪 80 年代 以来,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结算方式 逐步下滑,而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如托收和汇款, 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广泛采用,甚至可以说,它们正在逐步取代信用证 成为主流的结算方式。 在我国,根据随机抽取的参加 2008 年 4 月第 103 届广交会二期的 陶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