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工程规划容量1×12MW,本期工程建设1×12MW。拟建厂址区位于××××××,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作由×××××完成,始于××××年××月××日,终于××××年××月××日。 根据设计要求,挤密碎石桩的施工范围:主厂房、烟囱及综合楼地段,共计成桩5610根。本次检测范围为主厂房、烟囱两处理地段。 1.2 主要设计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 1.2.1 主要设计指标 桩间距为1.0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不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即要求消除饱和粉土、砂土的地震液化。 1.2.2 设计要求成桩有效直径为500mm,设计投料量为桩体积的1.10~1.30倍。 施工时振密电流按空载电流增大10~15安培控制。 1.3 检测点布置原则及执行的标准 1.3.1 检测点布置原则 在抽检碎石桩施工记录的基础上按随机选点、面上覆盖的原则布置,同时考虑了建筑物的不同及该工程场地的地震液化特征。 1.3.2 执行的标准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 检测目的及手段 1.4.1 检测目的 确定桩体的密实度、连续性及有效长度、桩间土的挤密加固效果、消除液化效果,分析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4.2 检测手段 此次检测工作采用的检测手段为抽检施工记录、碎石桩桩体开挖观测、桩间土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等。 1.5 检测时间及完成的检测工作量 抽检碎石桩施工记录工作于××××年××月××日前完成;碎石桩桩体开挖观测、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等现场检测工作始于同年××月××日,终于××月××日。本次检测完成的工作量列入表1.5。 表1.5 检测工作量统计表 抽检施工记录 (根)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 静载荷 试验 (点) 孔数 (个) 总进尺 (m) 孔数 (个) 总进尺 (m) 标准贯入试验 (次) 140 16 146.5 16 161.4 84 8 现场检测、试验点的位置见附件《检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孔在终孔后用碎石回填至地表。 本工程的桩间土钻探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项目等检测工作由×××××完成。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项目委托×××××完成。××××年××月××日提交检测成果。 2 基本岩土工程条件 2.1 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根据《国能巴楚生物发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拟建站址区自上而下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如下: 2.1.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①粉土:黄褐、黄灰色,稍密,湿~很湿,夹粉质粘土薄层。厚度1.00~4.00m,平均2.57m;层底高程1149.30~1151.85 ②粉土:黄灰、灰黄等色,稍密,很湿。夹②-1粉质粘土、②-2粉细砂透镜体。厚度0.70~3.30m,平均1.93m,层底高程1147.45~1150.21m,层底埋深2.90~5.80m。 ②-1粉质粘土:黄灰、灰黄等色,软塑状态,很湿。厚度0.30~0.90m,平均 ②-2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松散,饱和。厚度0.60~3.00m,平均1. ③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度1.50~8.80m,平均4.63m,层底高程1138.64~1146.23m 2.2.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④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密实为主,局部中密,饱和。揭露厚度10.60~16.80m,平均13.60m ⑤粉质粘土:黄灰、灰黄等色,可塑~硬塑状态,很湿。夹⑤-1粉土薄层。本次勘测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 ⑤-1粉土::黄灰、灰黄等色,中密~密实,很湿。本次勘测为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10m。 2.2 地下水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粉土和粉细砂中,以大气降水和灌溉入渗为主要补给方式,以地面蒸发和人工取水为主要排泄方式。本次勘测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00~.70m,相应高程1151.56~1152.28m 2.3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