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教授对泛系论的支持.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伟长教授对泛系论的支持 钱伟长,序言,科学探索学报(泛系方法论专辑),3(1986): 泛系方法论是我国在1976年才正式提出的一种跨学科横断性新研究。它荟萃古今中外而又独树一帜,侧重关系、关系转化与广义对称来研究一般事物机理和广义系统。为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概念建立充分可观控的模型,发展了许多具体的研究,这是科学园地中的一簇新花,迎合了科学发展的辩证综合趋势,我们祝愿它茁壮成长! 一种新理论要能自成一家之言,就要有一批新的概括与应用,要广学百家,扬弃传统,不断用新的科学成果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发展自己的形式,汇天下之精华而扬独家之模式,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多年来泛系方法论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艰苦的工作,是值得鼓励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爱因斯坦说过:“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我曾在许多会议上表态赞助泛系方法论的研究,对具体工作的同志也提了许多建议。现在泛系方法论的工作受到十多个国际会议的重视,在国内外几十个刊物上发表了 大量的文章,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队伍,形成新的集体创业的局面,国内外几十位教授也表态关怀这一新方向的发展,这是很好的开端。 若不计及五十年代开创的逼近转化论,泛系方法论的提出才刚满十年。它需要人们更多的帮助、扶持与指导,也应欢迎不同意见的争论。现在出一期专辑,有利于大家总结经验教训,也有利于大家了解、研究与争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新的发展里程里,我们希望泛系方法论发挥自己的特点,开拓出一批发掘更深的新研究,迎接新的挑战!? ?????????? *????????????????? ???????*????????????????????????????? * 钱伟长,序言,贵州科学(泛系理论及应用专辑),2(1988)。 泛系理论是一种认真求索的一家之言,侧重从广义的系统、关系、对称、转化与生克来研究跨域性的原理与方法,从新的角度网联诸家百科,迎合了科学发展整体化的趋势。泛系理论十多年来在艰苦中创业,努力发展一种宏微兼顾多层网络型的跨学科新研究,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开拓。 1978年在大连开的理性力学与计算力学规划会议上我就接触了泛系理论,发现颇有新意,总的思路很可取。后来泛系理论有了许多具体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多方面的关注。1983年在武汉开的全国分叉、突变与稳定性会议大会上,我与徐利治教授进一步赞肯了这种探索,并提了改进的意见。1985年在上海开的国际非线 性力学大会和1986年在北京开的全国首届现代数学与力学(MMM)会上,我又进一步过问了泛系理论研究的情况与国内外的反应。后来泛系理论创业十年,出 了一本专辑,我写了序言,之后泛系理论先后在十多个学科口中宣讲与讨论,迎接了更多的挑战,使得在框架、具体结果与应用方面均有更多实质性的进展,现在再 出一本专辑,是有些里程性的意义的。读者可结合其它发表的泛系理论论著来与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新理论比较,我想大家自己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祝泛系理论茁壮成长! ? *????????????????????????? *???????????????????????????? * 钱伟长教授同吴学谋教授交谈,2002年,上海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