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德有力量——“德”与“道”
让德有力量
——“德”与“道”
吴晓山
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这种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在于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伦关系,形成长久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人伦关系和秩序的维持和延续,建立在道德的基石之上。所以大体上,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种伦理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关于“道德”的文化。
从近代以来,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在其著名的《狂人日记》里,就假借“狂人”之口写下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的眼光其实没有看错,中国的历史文化里确实“写满”了“仁义道德”,但至于这“仁义道德”里是否就只有鲜血淋漓的“吃人”,而毫无历史进步的意义和传承当代的价值,则并不尽然。中国社会近代一百多年的风雨变迁表明,任何忘记民族历史、割断民族文化传承的企图,不仅徒劳,也绝不可能于民族命运的改变有益;“道德”文化曾经支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几千年,驱动造就过引领世界千年风气之先的中华文明,仍将继续沉淀为中华民族心灵的底色,成为凝聚全中华民族的力量、引导当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当然,历史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内涵无疑也应当随之演变,与时俱进。在当今中国“道德”里挺身站立的,不应再只是少数特权阶级的皇亲贵胄,而是以公平正义维系的普罗大众。
中华传统文化所关于“道德”,这其中的“道”,是这种文化欲将人们引导朝往的方向,而其中的“德”,则是人们对于“道”的体认、遵循和实践。在“道德”的文化里,不仅仅只有人的人性和德行,更包含了人的地位、价值、原则、观念、尺度,以及人的信念与追求,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道德一直是一种驱动向善、向上的进步的力量。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那么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它其实都充斥着这样的强烈的“道德”的色彩和光芒。因此,离开“道”“德”的经纬,而奢谈所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怎样地喧嚣与热闹,其实却悖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都将沦落为一场华而不实的幻境和空想。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可以用心去想象,无论儒、释、道抑或其他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流传,其实无不在于劝世喻人,修“德”以达“道”。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而据有后人考证分析,《道德经》最早的版本,以老子的编排,本来应当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并非今天流行的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这样的考证分析的结果且不论是否合符历史本真,但却真实地道出了老子写作《道德经》的良苦用心,是对“道”“德”两者关系的客观判断和准确把握。
道之以德,德以载道。人以道德立身处世,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放大开来,由个人及社会、及民族、及国家,关涉前途命运,重要的,不是站立的位置,而是所朝往的方向。《礼运》中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的“大道”“大同”人人向往,但如何通往人间的“大道”,实现社会的“大同”?《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老子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重积德,则无不克。”……大意无非都是,即使大道常新,而德无止境,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应当心中有向往,行动有方向,人人修身进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衡量社会文明,并非只有财富的是否富庶,更取决于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否宽敞明亮;而“德”正是这样的一盏照亮人性文明路途的灯光,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高低的一根标杆。很难想象,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在一个道德滑坡崩溃的社会,无论其物质生活是怎样的充裕富足,仍将使人们生在其间,犹如置身荒漠无边,这样的社会又究竟能在通往文明的大道上行走出多远?!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光明大道。《中庸》言:“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在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途中,我们究竟要以怎样的“德”来范引和保障,才能凝心聚力,而不至于走上“歪路”、“邪路”,迷失了方向?战国时,墨翟认为墨者应当“厚乎德行”,而“有道者劝以教人。”在西汉,名儒董仲舒常叹:“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而北宋理学家张继则以其“横渠四句”这样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尚有此,于今何异?!这些话语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间美术社团小结.docx
- 民营企业商会成立大会贺信.docx
- 民营企业项目建议书.docx
- 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研汇报材料.docx
- 民营医院董事长2019年新春致辞.docx
- 民政局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3篇.docx
- 民政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
- 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提纲.docx
- 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自我批评材料.docx
- 民族学校教职工考勤制度.docx
- 2025年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申请与生态修复工程成本控制报告.docx
- 窗帘店春节营销方案策划(3篇).docx
- 聚焦2025:医药物流合规运营与信息化系统集成创新趋势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品牌营销案例研究:2025年传播策略与品牌传播策略评估.docx
- 智慧农业示范园农业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评估报告.docx
- DCS操作规程培训.pptx
- 精密内窥镜设备生产线项目立项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社区服务心理健康社区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推广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远程医疗服务在分级诊疗中的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研究[001].docx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高效储能技术融合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西门子840DSL报警导入模板.xls VIP
- 现代密码学(电子科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pdf VIP
- TOTO东陶诺锐斯特TCF9898&9788WCS使用说明书.pdf
- 红警2共和国之辉rules.ini修改菜鸟教程.docx VIP
-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x
- 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15篇.docx VIP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pptx VIP
-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课件.pptx VIP
- 蛇足石杉的孢子分析-特种植物育种与栽培专业论文.docx VIP
-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C(电子商务专业)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