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pdf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pdf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 ——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 关键词: 人格/人格权/权利能力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对人与人格权的处理方式是与其人格理论 立场的坚持密不可分的。德国民法中的人被缩限为法律关系的权利主 体,权利能力则成为了“人为人” 的实证法表达,从而实现了对人格的 某个方面功能的替代。而德国民法中的人格权尚未被权利化,立法对 人格利益列举式的规定必然寻求着开放式的突破,一般人格权的产生 不可避免。我国民事立法应在鉴别的基础上,既有延续又有创新与突 破。 我国民法的体例与民法理论的整体渊源大部分来源于德国民法。因此, 厘清德国民法上相关概念与追寻制度本真,必将有助于我国民法理论 的提升与民法典的建构。本文借由对德国民法中人、人格、人格权等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制度基础的分析,从而得以反思我国民法的相关理 论,进而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德国民法中的“人”——法律关系(权利)的主体 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近代法对自然人人格的普遍承认是基于天 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思想,将人的自然理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 的原因。反映在民法上就是《法国民法典》第八条:“所有的法国人 均享有民事权利” 。在结论上,德国法得出了与自然法思想相同的结 论,那就是人人平等。但在论证过程方面却与此不同:在德国民法典 的制定过程中,康德先验唯心主义与萨维尼的历史法学发挥了重要的 影响作用,他们反对自然法学派的论证方法。萨维尼的历史法学强调 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产物,而反对把自然法看成是民法的法源,认为德 国的法典编纂不应当遵循以《拿破仑法典》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自然 法思想。[①]而针对自然法所强调的基于自然所生的人类理性,康德 哲学反对把人的理性系于自然法则之上,而是主张它来自于人的内心 意志。他认为,“没有理性的东西只具有一种相对价值,只能作为手 段,因此叫做物;而有理性的生灵叫做‘人’,因为人依其本质即为目 的本身,而不能仅仅作为手段来使用。”基于此,他推导出道德上的 基本要求:“你的行为举止应该是这样:无论是在你自己,还是在任 何其他一个人,你都应将人类看做是目的,而永远不要看做是手 段。”[②]康德所创立的伦理人格主义哲学对《德国民法典》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德国民法典》认为每个人(Mensch )都生而为人(Person ), 对这一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全部后果,我们只有从伦理学上的 人的概念出发才能理解。对我们的整个法律制度来说,伦理上的人的 概念须臾也不可或缺。”[③] 同样,“德国近代的历史法学所主张的民 族精神,也不是以背离人文主义思想为代价的。”[④]因之,从“人依 其本质即为目的本身” 出发,德国民法确立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达到 了与自然法推导相同的目的与高度。对此,有学者总结到,“与其说 德国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和近代自然法学,在对于人的认识上是殊途同 归的,倒不如说它们其实是对同一个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各自提供 了一套理论解释罢了。”[⑤] 的确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康德所创立 的伦理人格主义的功能并不仅及于此,它可谓是整个《德国民法典》 的精神基础(拉伦茨语),人格权、权利义务主体制度、所有权、私 法自治等皆从此出。 康德的伦理人格主义仅为一种哲学思想,只能构成德国民法的精神背 景,[⑥]在立法层面上尚无法被机械的移植。德国民法的立法者要实 现其特定目的,还须寻求法律术语的表达——这种法律表达在“人”的 层面上,[⑦]主要表现为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制度。 《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中对待“人” 的态度——至少是在 形式上——是大不相同的。法国民法中有专门的“人法”编,关涉人的 因素(如婚姻家庭、国籍的规定等)皆规定于此;而德国民法中则没 有专门的“人法”编,涉及人的因素被分拆到总则、婚姻、继承等编, 这种形式上的区别说明了什么?是仅有形式上的区别还是包括实质 意义上的区别?这代表了德国民法与法国民法对人的何种态度?这 还得从德法两国民法构造的整个背景说起。 从大陆法系所及范围来看,有代表性的民法编纂体例主要有两种:一 是罗马式,又称法学阶梯式;一是德意志式,又称学说汇纂式、潘德 克吞式。法学阶梯体系又称三编制体系,乃仿效罗马法学家盖优士的 法学教科书的体例而来,由人法、物法、诉讼法三部分构成。《法国 民法典》即采此体例,唯将诉讼法排除在外,分为三编:第一编人, 第二编财产及对所有权的各种限制,第三编为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从实质上看,《法国民法典》坚持的还是人法与物法的二元格局。与 此不同,《德国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