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制度的效率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专利制度的效率分析 摘 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每一部法律制度均有其自身的事前效率目标和 事后效率目标,并力求实现二者之间的均衡。专利制度的事前效率目标是实现对 创新的最优激励,事后效率目标是达到价值最大化的使用,它通过创设一种具有 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的权利机制 ,旨在实现激励创新的事前效率和推广使用的事后 效率之间的均衡。 关 键 词:经济分析;事前效率;事后效率 中图分类号: D92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07 (2013) 07-0117-04 b5E2RGbCAP 收稿日期: 2013-05-10 作者简介:吕玫萱( 1991—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李婧 (1980— ),女,山东梁山人,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经济学博士。 p1EanqFDPw 法经济学分析的一个重要范式就是在经济效率框架内考量法律制度对法律 主体的激励和对法律权利的权衡 ,分析其对法律主体的风险选择和行为水平的影 响,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效率最优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 [1] 前者属于一种事前 视角,即关系投资的激励问题 ,亦被称为事前效率问题 ,后者属于一种事后视角, 即关系处置的分配问题,亦被称为事后效率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每一部法 律制度均有其自身的事前效率目标和事后效率目标,并力求实现二者之间的均 衡,但是因为承载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各类法律制度对于事前效率和事后效率的 关注程度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笔者认为,专利制度是以事前视角为前提,通过 创设一种具有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特征的权利机制 ,旨在实现事前激励创新和事后 推广使用的效率均衡。 DXDiTa9E3d 一、专利制度的事前效率目标:实现对创新的最优激励 专利制度被创设前 ,发明创造因属于知识和信息的范畴而表现出公共产品的 属性。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对发明人激励的缺失:一方 面,发明人需要承担创新的所有成本,但是每一个消费者却从发明创造中获得不 同程度的受益;另一方面,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应用发明创造生产的产品 或服务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并且复制者无须承担发明创造所花费的研发成本, 而只需付出复制成本就可以将支付研发成本的发明人淘汰 ,消费者则通过支付复 制成本充当 “搭便车者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未能实 现 “专有 ”,从而造成他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收回成本,也无法排除他人复制其 发明创造。为了解决这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激励不足问题,就需要对发明创造予 以 “产权化 ”,赋予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排他性权利,为此,专利制度应运 而生。 RTCrpUDGiT 1 。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兰德斯和波斯纳在其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一书中给出了有关专利制度 经济学的一个形式性经济模型, [2] (p377-382 )笔者以此为基础拟制如下模型 来具体分析专利制度的效率问题。 5PCzVD7HxA ■ 专利制度的简易效率模型 在上图中, p 为产品价格, Q (p)为产品的需求曲线, p∧为致使产品需求 量为零的窒息价格, MC0为研发出降低成本的专利之前的行业边际成本或者供给 曲线, MC1为该专利进入公共领域之后的行业边际成本或者供给曲线。 S 为产品 的产量,专利将生产成本由 MC0降到 MC1。发明之前,均衡价格为 p0,此时 p0=MC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quan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