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苏科版)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光》单元检测试卷.pdf

中考物理(苏科版)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光》单元检测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物理(苏科版)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 ,共 36 分 ) 1(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 “佛光”是 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 .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2( )如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图 1 3( )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 30 。,则入射角为 0 0 0 0 A .0 B .30 C .45 D .90 4( ) 《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 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 .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5( )下列情形中,与近视眼矫正相符的是 6( )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 .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 .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8(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 7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 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 透镜中心的距离 L ,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一定小于 L B .一定大于 LC .可能等于 L D .可能小于 L 、也可能大于 L 9( )在水深 1m 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 5m 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 在距岸边 2m 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 “小鲤鱼”、“画眉鸟”、 “柳树”和“水草”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 的是: A .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 .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 1m C .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 1m D .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0(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 当物距为 15cm 时,在凸透镜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 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距为 30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1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5 m D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2( )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 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 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 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 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 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共 28 分) 1. 晶晶站在平面镜前,

文档评论(0)

阿里巴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