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对黑格尔“国民经济学家立场”批判.pdf

浅析马克思对黑格尔“国民经济学家立场”批判.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国民经济学家立场”的批判 摘 要: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称黑格尔是站 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从而在《手稿》的最后对黑格尔的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并认为这种批判是十分必要的,正是以 此为主题,试图阐明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以及它成为《手 稿》中对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必要部分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诠释马克 思国民经济学批判旨在对人的历史的复归。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形而上学;异化劳动;历史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2)34-0095-02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称 黑格尔是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要批判国民经济学就必须要 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形而上学,要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形而上 学就必须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到底与国民经济学 有着怎样的关联,马克思又对二者进行了怎样的批判与继承,这对 于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都具有深 刻的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黑格尔的必要性 《手稿》中的主要思想是围绕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展开的,然 而在这一批判中,马克思却用一整章来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形 而上学,并认为这种批判是十分必要的,因而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 黑格尔的哲学与国民经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马克思在《手稿》中 对黑格尔及整个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必要性主要根源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都 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国民经济学是对人们经济生活状况的抽象,它 将私有财产作为前提,没有对这一前提进行必要的揭示。同样,黑 格尔哲学将人们现实的生活抽象为绝对精神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黑格尔构建了意识自我设定物性,进而扬 弃物性实现绝对精神的辩证过程,这一过程是自我意识的自身生成, 也是人的观念的历史;国民经济学则是从客体的私有财产——资 本出发,进而意识到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对客体化资本的 扬弃,也就是扬弃了在人自身之外的异化的财富,而将私有财产回 归到人,当作人的本质,人本身成为了私有财产。黑格尔只看到了 抽象的劳动,正如国民经济学家他们只看到了劳动积极的方面,却 没有看到在现实的劳动中他们宣称的人已经不复存在。马克思指出, 李嘉图将人变成了帽子,而黑格尔则把帽子变成了观念,这正体现 了二者殊途同归的谬误,二者都对人及其现实的劳动进行了抽象, 丧失了真正的人的同时,也丧失了真正的人的劳动,人的历史。 其次,国民经济学批判和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一致性是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必然发展逻辑。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开始意 识到自由理性与物质利益的冲突问题,意识到人作为自由理性的存 在并没有以理性为活动的基本准则,而是以物质利益为标准,这就 使马克思开始与黑格尔的理性原则发生分裂。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现 实的冲突根源在于黑格尔国家哲学、法哲学的谬误,黑格尔倡导的 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实质是人分裂为公人与私人。《德法年鉴》时期 马克思正是在对人的本质的分裂理解上发现了费尔巴哈,在费尔巴 哈的宗教异化中确立了对宗教的批判,进而意识到对宗教的批判实 质是对国家、法的批判,而对国家、法的批判最后又必然立足于对 人的生存状态的分析,从而确立了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的自我分裂。 这一系列的思想演进都为近代形而上学的批判奠定了基础。在《手 稿》中,马克思正式转向现实的人及人的经济现状,在对国民经济 学的批判中意识到了工人与资本家发生对立的实质在于劳动与资 本发生对立,意味着活劳动与死劳动的对立,即人的自我分裂。以 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就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变成了人自身内部的分裂,因而马克思早期思想逻 辑演进的线索就再次证明了国民经济学家批判与黑格尔辩证法及 整个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一致性。 第三,费尔巴哈与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的超越的不彻底性。马 克思认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 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了真正的基础”[1]4,他“是唯一对黑格尔 的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1]96尽管如此,“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 要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 认识到它的必要性”[1]4,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实现对黑格尔的超 越。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感性存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