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三论.pdf

(管理制度)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三论.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制度)专利间接侵 权制度三论 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涉及到了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我 国正在筹备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在此之际,确实很有必要研究我国对专利间接侵 权制度应采取的对策。鉴于篇幅关系,本文仅涉及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中三个基本 问题,并以此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我国《专利法》应当规定间接侵权制度 专利间接侵权制度起源于美国,它是为了弥补传统的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对专利权 保护之不足而设置的。传统理论认为,只有覆盖了专利权人的全部技术特征才构 成专利侵权。因此,如果专利发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部分,那么仅仅生产某 些部件的行为,因为未覆盖专利的全部特征而不构成侵权。购买者将这些产品组 装之后就构成专利产品,如果组装者数量众多,专利权人很难有效地制止组装者 实施其专利,专利权可能因此而得不到保障。对此,美国法院在 1871 年审理的 Wallacev.Holmes 案中,以共同侵权(jointtortfeasors)这一古老的普通法原理 为基础,判定被告构成实质性的侵权[1] 。专利间接侵权 (contributoryinfringement)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 Snyderv.Bunnell,案[2]中,此 后得到美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为了规范专利间接侵权问题,美国于 1952 年修订专利法时,在第 271 条明确规定了间接侵权问题。此后,又在 1984 年 和 1988 年对该条进行了修订。 继美国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在专利法中规定了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如欧盟、 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匈牙利、冰岛、挪威、芬兰、立陶宛、韩国、中国香 港地区等。从已经规定了专利间接侵权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各国对专利间接侵权 制度的规定不太相同。一般来说,所谓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行为本身并不构成侵 犯专利权,但却诱导、怂恿、教唆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3] 。从总体来看,各国 将间接侵权行为限定为销售、提供某种 “产品”或 “物品”的行为,并不包括除 此之外的其他教唆、帮助行为[4] 。 我国现行《专利法》未规定专利间接侵权,法院以共同侵权理论来处理相关纠纷。 《民法通则》第130 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 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148 条规 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有学者认为,专利间接侵权所涵盖的具体侵权行为,几乎能被我国侵权行为法理 论中的共同侵权和共同危险所涵盖[5]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专利间接侵权行为源于共同侵权理论,但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共同侵权理论。首先, 侵权行为范围不同。专利间接侵权主要是指销售或许诺销售只能用于实施他人专 利的物品,其他可能导致他人产生直接产品侵犯专利权决意之行为,如口头的教 唆、怂恿,或者销售能够用于专利侵权的普通商品等,都不属于专利间接侵权制度 规制的对象。用传统民法共同侵权理论来处理专利间接侵权纠纷,可能会出现将 直接侵权行为发生之前为行为人提供资金、厂房、人员等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及承诺在直接侵权行为发生之后为行为人制造的侵权产品提供仓储场所、销售 渠道、售后服务等,统统认定为间接侵权行为,将出现一旦认定直接侵权行为成立 便株连一大批人的结局。这与鼓励市场公平竞争和维护市场活力的专利法旨趣相 去甚远。其次,教唆、帮助行为本质并不属于固有意义上的共同侵权,因为教唆或 者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并未直接从事加害行为,原则上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只不过为了遏制此等教唆或帮助行为,而将它们视为共同侵权行为[6] 。最后,责 任承担方式不同。传统民法上所谓之教唆和帮助行为,应与被教唆者和被帮助者 承担连带责任,而且有不少学者主张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承担者应在考虑过错程 度的基础上平均分担赔偿额[7] 。专利间接侵权中,因为间接侵权者与专利直接侵 权者对专利权人侵权的作用并不相同,如只有一个直接侵权者而有数个间接侵权 者时,让他们之间平均分配赔偿数额,实际上放纵了直接侵权者。因此,虽然专利 间接侵权发源于共同侵权理论,但与传统民法上的共同侵权存在重大分歧。用共 同侵权这个 “旧酒瓶”来装专利间接侵权这瓶 “新酒”,已经不合时宜。我们的 法律应 “与时俱进”,在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专 利间接侵权制度。 二、对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的关系应坚持 “从属说” 对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的关系,存在 “独立说”和 “从属说”两种 观点。 “从属说”认为,专利间接侵权行为需以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